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02 11:09
全面建設現代一流電力應急體系
——“電力應急能力建設”分論壇觀察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蘇偉
6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指導、中國能源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電力安全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當日下午,圍繞“提升電力行業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處置應急能力、完善電力應急協同機制”等議題,一場精彩的對話沙龍在“電力應急能力建設”分論壇現場上呈現。
沙龍由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汪擁軍主持,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黨組成員、副專員周思楊,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監察部(應急管理部)主任王罡,南方電網公司安全總監、安全監管部(應急管理部)總經理丁士,四川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健,三峽集團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冉毅川分析了新形勢下電力應急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并就如何加快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處置應急能力、如何完善電力應急協同機制進行了探討。
構建政企聯防聯控機制意義重大
在對話環節,大家一致認為,電力應急應主動融入政府“大應急”管理體系,對接各行業應急資源,構建政企聯防聯控機制。
江西能源局副局長郝佳在發言中介紹了江西省電力應急主動融入政府“大應急”管理體系,構建政企聯防聯控機制取得的顯著成果。
據郝佳介紹,近些年,江西各類自然災害頻次、強度均居歷史高位,其中雨雪冰凍災害對江西電力保供帶來的挑戰最大。其原因是,隨著近些年江西取暖負荷快速增長,度冬負荷大于度夏負荷;江西高山風電多,一旦出現連續低溫雨雪,風電覆冰停運較為普遍,晚高峰新能源整體出力極小。為此,江西省從2008年大范圍冰災中吸取教訓,強化政企聯動,全面提升電力應急保障和應對冰災能力。
“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電力保供和防災減災工作,強化政府和電力企業保供合力,開展議事會商,共同做好應急情況下的電力負荷管理和民生兜底,還要求電力部門與氣象部門加強合作,常態化編制電力氣象專報。”郝佳說。
四川省地形地貌復雜,境內八大地震帶交織,春冬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災、全年防震成為應急工作常態。近15年來,四川全省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共計造成電網直接經濟損失超30億元。
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陳云輝介紹,在國家電網的統籌指導下,國網四川電力積極落實國家能源局工作要求,形成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式現代化特色的電力應急管理體系,全面實現法治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形成了政府主導、行業牽頭、多方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電力應急管理新格局。
“我們與地震、水利、氣象等部門協同構建了多災種監測網絡,貫通調控、營銷、設備等電力生產數據,研發了‘快報機器生成’系統,實現20分鐘災損自動統計。”陳云輝說。
防災減災救災應堅持以防為主 防抗救相結合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呈現規模化、極端化、復雜化趨勢,多種自然災害強度高、范圍廣、頻次多,具有跨地域、跨行業的特性,能源電力行業面臨全局性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控的嚴峻考驗。為了有效應對自然災害的襲擾,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是臺風等極端災害天氣多發的省份。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王忠介紹了福建省能源電力行業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的做法。
“在防臺風應急中 ,我們信守‘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萬一失防’的‘防臺口訣’。”王忠介紹,福建的主要做法是全面加強對全省能源領域防御臺風工作的統籌調度,成立了全省能源領域防御臺風應急工作小組,具體組織防御臺風應急處置工作;制定了能源領域防御臺風應急預案,明確應急措施、實施流程、責任分工,建立了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防臺抗臺應急響應機制。
四川大渡河流域是我國地質災害較為發育的地區,曾多次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給當地的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業榮分享了該公司以地質災害預測預警平臺為載體,根據預警等級智能啟動加密監測、聲光報警、交通管制、視頻監控等應急處置措施的做法。
“我們構建的流域級安全風險管控平臺,針對在建、在運電站‘點多、面廣、戰線長、作業風險高’等特點,創建風險指標和評價體系,制定風險的度量標準,建立風險動態評估模型,實現了安全風險智能感知、動態評估、分級預警和管控職責的自動匹配,達到風險動態分級預警的目的。我們還應用工業電視圖像識別技術,研發典型作業場景危險行為識別、潛在事故風險在線推演功能,實現作業現場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未系安全帶、走錯間隔、跨越遮攔等違章行為,以及作業現場漏水、放電、冒煙等異常現象自動辨識。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已連續安全生產超6800天,未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周業榮介紹。
應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防災應急
在發言和對話環節,多位專家表示,深入持續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應通過數字技術,推動防災應急工作智能化、數字化、規范化。
南網深圳供電局副總經理蔣遠東在會上介紹了該公司落實南方電網數字化轉型工作部署,按照“四個層級”(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設計,圍繞“五個智能”(智能巡視、智能監測、智能處置、智能安全、智能操作)應用場景,一體推進數字化轉型建設情況。
“南網深圳供電局運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建成了超大城市電網主配一體化OCS系統。實現變電站自動化覆蓋率100%,配電網自動化及自愈覆蓋率100%,支撐深圳8200條配電線路實現可觀、可測、可控。獨創電網高效智能監控、電網風險動態N-1管控、電網精準自愈、應急處置遠程操作等特色功能,復電時間由‘小時級’提升到全域‘秒級’,相較于傳統人工轉復電,平均用時減少98%,達到‘故障區段最小化,恢復供電最大化,用戶體驗最優化’,為極端天氣期間電網調控提供有效支撐。”蔣遠東介紹。
王忠也介紹了福建電網依托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管理系統ECS平臺,數字賦能促搶修的情況。據了解,福建電網目前實現了實時停電監測統計,在線獲取停電信息,替代停電數據人工報表,大大減少工作量。實現了線上搶修任務管理,通過手機APP,將搶修任務分配給搶修隊伍,在線跟蹤每條搶修任務關鍵節點進度。實現了線上填報災損信息和提報物資需求,及時掌握現場故障、力量配備,提高了應急指揮精準度。
“通過數字賦能,福建省電力應急搶修效率明顯提升。”王忠表示。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