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時間:2024-06-17 15:39
本周五,一則有關“美國與沙特阿拉伯間的石油美元協議(petrodollar agreement)到期,沙特宣布不再續簽”的報道,突然刷屏了朋友圈和各大財經自媒體,一時間引發了業內熱議。
相關報道稱:據多家海外媒體周四晚報道,沙特與美國之間長達50年的石油美元協議已于6月9日到期,沙特宣布不再續簽。美國在1974年6月8日與沙特阿拉伯達成協議,確定將美元作為石油計價貨幣,美元與石油因此緊密掛鉤,成為國際市場經濟體必備的貨幣,這也讓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的重點貨幣,促使美元霸權形成。在不再續簽后,沙特現在可以靈活地以多種貨幣出售石油,其中包括人民幣、歐元和日元,未來還會擴大。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反映出沙特政府更廣泛的經濟戰略,并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同時,此舉也意味著,全球金融市場或將發生重大轉變,并推動各國放棄以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
部分自媒體號還以此為背景,煞有其事地探討起了石油美元協議的終結,對于全球金融體系和各主要資產類別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財聯社在昨日并未第一時間便立刻跟進相關報道,因為我們在獲知相關消息后,立刻進行了相關的信源追溯工作,不過迄今得出的結論,依然令我們對相關消息的真實性,秉持有懷疑的態度。
與以往海外信源風平浪靜,國內自媒體對某不明來源的消息瘋狂“自嗨”的景象不同的是,至少本周四周五有關沙特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的消息,確實最先傳自于所謂的“海外媒體”(差不多在北京時間周四夜晚開始發酵)。
不過,由谷歌搜索“石油美元”(petrodollar)一詞不難發現,并沒有多少具有權威性的西方主流媒體或中東官媒對此進行報道,消息的傳播與國內類似,大多存在于一些自媒體和二三流的財經媒體或報刊。它們也同樣沒有給出任何可靠的信源。
一則社交媒體上轉發量較多的信息源,來自于BRICS News。下面這張截圖中的信息,其實也就是上述國內媒體密集報道內容的核心部分。
不過,這個號稱聚焦金磚國家新聞報道的賬號,在過往也曾多次傳播過未經證實的誤導性信息,真實性存在不小的疑問。
而一些印度媒體在倒手兩三次洗稿傳播后,更是不知怎么地把上述協議的期限從50年改成了80年,也不知道文章作者的“數學是不是體育老師教的”……
事實上,在海外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平臺上,已經有不少大V和網友對相關報道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總部位于倫敦的《新阿拉伯人報》(Newarab)指出,有關沙特放棄石油美元的報道不斷涌現,但事情可能并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其直接在文章標題里對此打上了“謠言”的標簽。該報認為,盡管美國和沙特阿拉伯曾在1974年舉行會談,就結束利雅得主導的對包括華盛頓在內的以色列盟友的石油禁運進行談判,但沒有證據表明存在一項有效期50年的官方協議。
英國企業家Arnaud Bertrand在X平臺上也表示,“雖然我很愿意相信這是真的,但據我所知,經過大量研究,石油美元協議的50年有效期純屬虛構(就像這個”BRICS News“賬戶發布的許多內容一樣) ”。
他在另一則回復網友的推文中還表示,“石油美元存在,所以肯定存在協議。但這里提到的是50年的有效期,他們說它確切的到期日期是2024年6月9日。我花了幾個小時尋找任何可靠的資料,但一無所獲。”
在號稱美國“知乎”的quora上,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由于美國與沙特之間不存在所謂的“石油美元協議”,因此該消息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要想證實上述沙特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的真假,最理想的渠道無疑是沙特和美國方面能夠對此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不過目前顯然還沒有任何官方渠道的消息出爐——甚至大概率永遠不會有。
而另一個“笨辦法”則是,尋找一下究竟有沒有所謂的50年期的“石油美元協議”,1974年6月8日那天又究竟發生了?
作為“考據黨”,我們隨后確實找到了50年前的相關報道信息——1974年6月9日的一張紐約時報報紙版面。但這也令相關事態變得更為“霧里看花”。這或許也是當前這則消息能夠得以廣泛傳播的一個原因:看上去七分假中又確實有那么三分實。
根據1974年6月9日的新聞,當年6月8日美國與沙特確實簽署了一項范圍廣泛的軍事和經濟協議,雙方均表示該協議“預示著雙方合作日益密切的時代的到來”。
報道稱,這是美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首次達成此類協議,美國官員在評論時表示,他們希望新協議將激勵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產量,并成為華盛頓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進行經濟合作的典范。該協議下美沙雙方成立了兩個聯合委員會,一個負責經濟合作,另一個負責沙特的軍事需求。
而據本周相關國內外自媒體的報道,最初的石油美元協議便是于1974年6月8日由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沙特阿拉伯王子范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簽署。該協議規定,沙特阿拉伯將完全以美元為其石油出口定價,并將其剩余的石油收入投資于美國國債。作為交換,美國向沙特提供軍事支持和保護。
兩者看上去似乎確實能對應上。但問題是,至少在正式的官方層面,當時的報道并沒有任何協議明確提及石油要用美元結算,更關鍵的是,也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相關協議將在2024年6月9日到期。
其實,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美國與沙特究竟有沒有一份“石油美元協議”,許多市場人士一直都爭論不休。不少媒體報道傾向于認為,可能的確私下里有著一份類似的約定存在,但至少在正式場合,這完全沒有公開過。至于所謂50年的有效期,在本月之前,也幾乎就沒有出現在任何的媒體報道中。
綜合來看,有關近兩日美沙“石油美元協議終結”的報道,目前至少有著以下幾大疑點:
①真的會有一份長達50年——橫跨半個世紀的經濟合作協議存在嗎?一簽就簽50年?為何在本月之前,幾乎沒有聽說過任何有關相關協議有效期的報道?
②為何諸如彭博路透等歐美主流媒體此次基本都沒有對該消息進行報道?如果說美國媒體會有著擔憂美元霸權旁落的擔憂,歐洲媒體又緣何集體失聲?
③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像“石油美元協議終結”這樣的超級大新聞出爐,金融市場上美元為何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沖擊,反而在本周大漲?即便歐洲議會選舉暴雷后歐元本周一路重挫,美元就能完全置身事外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也希望沙特或美國政府能在此后對這一話題給出一個相對官方的答復,即便這最終證實我們眼下對相關報道的謹慎態度有誤。但至少在目前,有關該話題的報道還需多加求證才是。
頗有意思的是,就在本月早些時候,某國內財經自媒體大V還曾報道,美沙安全協議將到期(同樣是6月9日),沙特王儲提前告知美國不再續約,這意味著沙特石油也將不再與美元綁定。但隨后美媒卻爆料,美國與沙特有望敲定安全條約草案,該大V不得不公開承認自己轉載了錯誤新聞,并將之前的微博刪除。
而如今討論的話題,似乎僅僅是從已經被證偽的“美沙安全協議不再續約”,變成了沒法被完全證偽的“石油美元協議”。同樣的50年協議、不同的套路、更多的媒體采信,真真假假背后,還真頗為值得玩味……
當然,盡管沙特“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的媒體報道可能是假,但毫無疑問,沙特如今更為愿意用非美元結算石油貿易,顯然是真。本月早些時候,沙特加入了由國際清算銀行和中國牽頭成立的央行數字貨幣跨境試驗項目,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這無疑是全球石油貿易朝著減少美元結算邁出的又一步!
歸根結底,“美元霸權”的旁落與否,又何必靠著一紙虛無縹緲的協議來證明呢?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