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為美好生活充電

來源:國家電網 時間:2024-10-10 11:20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解決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人民生活水平連續邁上新臺階。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時代的變遷,見微知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全面提高供電服務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受電力事業發展成果。

  人均年用電量6539千瓦時

  小小電費單折射生活大變遷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5周年華誕。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創造了一個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歲月流轉,新中國與時光攜手75載春秋,也與電結伴同行了75個年頭。

  “我的老家在河南農村,父輩小時候用的都是煤油燈。我小時候用的電燈瓦數小、不太亮,老人叫那是‘蠟燭火’,家里連個電風扇也沒有。現在電壓穩定了,電腦、電冰箱、微波爐、電飯煲樣樣都有。再熱的天兒,也能開著空調睡到天亮了,日子過得舒服多了!”說起用電的變化,60歲的北京市民劉全感慨萬千。

  百姓的感受,背后是數據的支撐。1949年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僅有184.86萬千瓦,年發電量43億千瓦時,分別為世界第21和25位。全國全年實際用電量僅為34.6億千瓦時,人均年用電量只有8千瓦時,不夠一臺空調開幾個小時的用電量。

1958年5月17日晚,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金岫村村民邢賢德的家中亮起了該村的第一盞電燈。

  

  電力事業是公用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新中國75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電力工業始終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共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提供了強勁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創造性地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推動能源轉型升級,努力提高供電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數字是最忠實的記錄者。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9.22萬億千瓦時,人均年用電量達到6539千瓦時;我國城市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976%,與2018年相比提升了0.04個百分點,相當于全年城市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從4.77小時/戶下降到2.14小時/戶,下降幅度超過55%。

  用電量數字的增長,把祖國山川的巨變、人民生活質量的飛躍生動呈現在世人眼前。

國網新疆昌吉供電公司員工在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月亮地村為當地民宿開展安全用電檢查。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現在家里亮堂堂的,把我心頭也照得亮堂堂的!”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居民吳桂榮家中,隨著嶄新的吊燈亮起,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幫扶對象吳桂榮老人激動地說。

  “你們一下子就幫忙搞定了兩項業務,真是省時又省力!”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梧塘鎮,居民鄭李福家里準備建新房,前來梧塘鎮便民服務中心供電窗口咨詢。在“高效辦成一件事”電力服務新模式下,他很快便辦理了增容和變更電價兩項業務。

  “‘三零’‘三省’服務真的是太給力了,不僅響應速度快,還為我們免了3260元報裝的費用,可真是省了不少錢!”僅用6天時間,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自來水廠的石坡鎮供水新建工程就通上了電,水廠負責人黃強大力稱贊。

國家電網山西電力(晉城)太行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冷凍甜品工廠排查用電安全隱患。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真實展現出在可靠電力的保障下,人民生活的改善、安定和幸福。

  邊遠地區、老舊社區、困難家庭群眾的用電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許多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交電費、申請業擴報裝等用電業務,享受到了“多表合一”、多張賬單一次交費的便利;農民在自家地頭的機井屋內合上電閘,清澈的井水噴涌而出、流進莊稼地……國家電網打造卓越供電服務體系,推行便民利民舉措,暢通溝通交流渠道,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不斷滿足客戶互動化、智能化、多樣化的用電需要,把用心服務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充電基礎設施近860萬臺

  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重要一環的生態文明建設受到高度重視。

  走進河北省保定市東馬池小學,一座明亮的圖書館格外引人注目。很難想象,9年前,這座圖書館還是一間昏暗的鍋爐房。一到冬天,鍋爐房就源源不斷冒出黑煙,小山一樣的煤堆占據了操場的大片區域。“那時學生上學都戴著口罩,課間也很少到操場玩。”東馬池小學校長王來義回憶。

國網河北電力員工受理客戶“煤改電”業務。

  

  2014年,“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2015年,國網河北保定供電公司配合政府開展市區“煤改電”工程,全年改造小鍋爐2532臺。2016年,《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印發,首次將20個城市列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范疇。從2016年開始,“煤改電”更加頻繁地進入人們的視野,覆蓋范圍也不斷擴大。

  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國家電網聚焦工業、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穩妥有序、因地制宜推動電能替代,持續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截至2023年年底,國家電網協助各級政府累計完成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等北方地區“煤改電”清潔取暖1633萬戶,相當于減少散燒煤使用3600萬噸。

  國家電網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推動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在保障電力供應、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發揮“大國重器”“頂梁柱”作用。

  駕駛新買的新能源汽車回到老家——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時,車主李想沒想到,小區外的街道上就有一座智能化新能源充電站。

  “之前聽老爸說村里新建了充電站,這才放心地買了新能源汽車開回家!”李想老家所在的十里街道寶林寺村,正是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廣水建設的100%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科技示范工程所在地。村里配建的光儲充一體化站可以同時為近百臺新能源汽車充電,由此吸引了眾多新能源車主到村里觀光休閑,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網浙江平湖供電公司員工在沈海高速平湖服務區為新能源汽車車主講解充電樁使用方法。

  

  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近860萬臺,同比增長65%;全國共有6328個服務區配建了充電設施,占服務區總數的95%。北京、上海、河北、安徽等15個省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全部具備充電能力,廣東、廣西、海南、江蘇、湖北等12個省份已經實現了充電站的“縣縣全覆蓋”、充電樁的“鄉鄉全覆蓋”。

  綠色轉型的腳步堅實有力。園區里,供電公司主動為客戶提供綜合能效診斷報告和用能優化解決方案,助力企業用能更加經濟高效;商鋪內,電能替代改造幫助客戶降低用能成本,全電廚房、全電民宿漸成趨勢;碼頭邊,數艘貨輪依次停靠,船員們熟練地將電纜插入岸電箱……

國家電網湖北電力(宜昌長陽)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畫廊為純電船充電。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國家電網著力推動全社會節能提效,穩妥有序推進電能替代,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引導全社會節約用能、高效用能、綠色用能;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推動“供電服務”向“供電+能效服務”延伸拓展,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全面協同節能減碳、推動產業鏈綠色升級,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智能電能表數量超6億只

  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無限想象

  在上海市黃浦區均樂里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式弄堂里,紅磚砌的聯排小樓在細雨中顯得更加鮮艷。老電影中樓與樓之間細而黑的被居民稱為“雞肚腸”的電線早已不見了蹤影,灰色鐵質電表箱挺括地掛在建筑外墻上,進線出線歸并得清清爽爽,幾號幾室的電表一目了然。

  “十年前,這里的老舊電表就已經更換啦,共用的電表也改成了一戶一只,用電交電費方便多了,電力師傅真為我們解困了。”出門買菜剛回來的李阿婆,回憶起2014年9月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對均樂里進行電表更換的場景,依然興奮不已。

  遍布城鄉的一只只智能電能表,是能源計量的“守護者”。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電網末端節點數量爆發式增長,量測終端采集的對象將更多樣,采集方式也將更靈活,對采集終端性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目前,國家電網經營區已安裝智能電能表達6.18億只,并實現對大規模智能電能表數據的實時準確感知,為廣大電力客戶提供更高效、智慧的供電服務。

國網山東濟南供電公司員工在老舊小區供電戶表改造現場安裝調試新型智能電表。

  

  不僅是用電信息采集這樣的場景,在故障搶修等任務中,國家電網的高科技手段同樣大顯身手。

  “10千伏盤鑫線盤鑫園8幢箱變主變壓器低壓部分停電,請及時處理。”8月29日20時56分,國網江蘇蘇州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收到“小湯班長”發來的故障信息。線路附近的搶修人員則同步收到搶修工單,立即趕往現場。23分鐘后,故障排除。

  “小湯班長”是國網蘇州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供電服務指揮員。“我們如今上線的是‘小湯班長’3.0系統。一旦用戶發生電力故障,它就可以精準鎖定故障位置,分析研判故障原因,根據故障點位就近調配搶修力量,并全過程管控搶修進度。”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配網運營指揮班班長湯繼剛說,“小湯班長”成為服務“尖兵”,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加持。

國網上海電力應用上海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平臺了解各重點行業碳排放情況。

  

  數字化智能化是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支點。近年來,國家電網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更好發揮數據要素價值。

  營銷2.0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供電服務模式轉型升級,客戶辦理業務只需按照指南要求上傳必要材料,即可實現“一證通辦”,不必親赴線下服務大廳;“電網一張圖”將電力系統中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各個環節的實時數據、設備狀態和運行信息通過數字化手段整合在一張圖上,為電網生產、運行和經營業務數字化提供基礎性支撐;新能源云、智慧車聯網、“電e金服”、能源電商、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等系統平臺,有力支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產經營。

  從運檢、調度、設備維護等輸配電環節全面感知與監測分析,到“網上國網”線上服務客戶,再到電力大數據精準服務政府、企業、居民,滲透電網肌體的科技硬實力正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力量。國家電網始終將數字化思維融入核心業務和全局工作當中,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聚焦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