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日報 時間:2024-08-12 17:32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關鍵所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
立足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背景,四川如何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上發力?成都又如何發揮科技創新、人才資源優勢乘勢而上?8月9日,興隆湖畔,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內,一場政產學研各方代表、專家齊聚的“興隆湖能源電力高峰對話——四川新型能源體系規劃與高質量發展”專題活動就此展開。
較之于新,傳統能源體系如何構架?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魯宗相在采訪中給出答案:以煤炭、石油、天然氣三大類化生能源為主體的稱之為傳統能源體系,與之對應的新型能源體系,實際上是基于清潔低碳和高效的新能源為基礎?!霸趫猿謧鹘y化石能源短期內支柱性地位的同時,應進一步拓展水能、風能、太陽能、氫能、海洋能等多種能源獲取渠道,搭建鏈條完整、有序替代的新型能源體系。”
對于新型能源體系如何搭建,如何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面臨的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科院名譽院長周孝信現場支招,“大力發展各類儲能技術,深度挖掘各類儲能資源,充分挖掘存量煤電剩余資產價值,加快推進煤電轉型……建設大規模能源電力傳輸系統,大力發展電力電子技術。全力加大數字化智能化及相關領域技術的創新力度。”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東方電氣(成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光有表示,四川省在氫能產業鏈上已經實現了基本布局,但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建議未來繼續降低氫能綜合成本,打造氫能典型應用場景,加快建設現代化氫能管理服務體系。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的電力總裝機超過了1.3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居全國第一,清潔能源裝機占比87%。對于四川和成都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與發展,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彥鋒從結構、時間、空間三個方面提出了思路,“四川的水電、光伏、風電、天然氣儲備都在全國前列,結構上更應加強多元化電力保供能力建設,讓新能源成為電量供應的主體?!?/p>
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多能互補?其實,關鍵在于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在四川省電力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云輝看來,“電力系統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最主要的中心環節,因此新型能源體系的建設核心還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p>
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新能源高效可靠消納的最主要載體?!罢堑靡嬗谪S富的新能源儲量,通過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是四川首要解決的問題?!标愒戚x補充道。
不少專家認為,具有長時儲能能力的綠氫,是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加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終極解決方案?!霸诓▌有?、間歇性強,受極端氣候變化巨大的光伏和風電占比極高的新型電力系統中,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新型儲能和綠色氫能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敝苄⑿湃缡钦f,特別是綠色氫能有可能成為未來電力系統應對極端天氣條件下,具有韌性、靈活性以及安全保供特點的主要資源。
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背景下,除了綠氫這種清潔能源廣泛應用外,還出現了一種創新模式——“虛擬電廠”?!啊摂M電廠’作為一種聚合分布式可調資源參與電力調節的新技術、新模式,具有投入小、見效快、資源省的特點。”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康重慶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虛擬電廠建設,四川省在政策、機制、市場、環境、模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 (黃雪松 李長樂)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