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時間:2024-08-09 17:21
8月8日舉行的2024虛擬電廠(上海)高峰論壇上透露:8月以來,上海的高溫天氣持續升級,連日酷熱“烤”驗下,上海電網負荷也首次突破4000萬千瓦關口,虛擬電廠可調能力超過70萬千瓦!創下調控能力新高峰,有效緩解了高溫季節電力供應壓力。
當日,由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指導,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主辦的2024虛擬電廠(上海)高峰論壇在滬舉辦,政府相關機構代表、知名專家學者、聚合商、運營商、投資機構代表匯聚一堂,以“聚能向新 逐綠同行”為主題,圍繞虛擬電廠市場機制互動、技術創新發展實踐等方面共話未來、共謀發展、共繪藍圖,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貢獻“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虛擬電廠作為新質生產力在能源領域的重要落地實踐,正通過創新能源管理模式促進能源高效利用和結構優化,在上海這座能源需求量大、消耗密集的超大型國際大都市,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朱明林致辭(主辦方供圖)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明林在致辭中指出,今年迎峰度夏上海用電負荷已三創新高,達到4030萬千瓦,虛擬電廠可調能力超過70萬千瓦,為電力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撐。上海這樣一個用能總量大、對外依存度高的超大型城市,更加需要發展虛擬電廠來聚沙成塔,推動‘源網荷儲’高效互動,有效破解資源瓶頸和保供調峰矛盾,有力支撐城市能源安全低碳轉型。
上海已培育虛擬電廠市場主體24家,接入規模、實際調用能力位居全國城市首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經濟運行處(電力處)副處長辛磊夫透露,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可觀、可測、可調、可控”的新型數字化虛擬電廠,實現了虛擬電廠調度、交易、結算系統的業務貫通以及虛擬電廠運營商平臺有效接入、靈活調用,為今后建設以可中斷負荷、電力儲能、分布式發電等數字化能源為核心的“電力充儲放一張網”邁出了關鍵一步。
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市場處處長魏萍表示,今年夏季,長三角地區出現持續高溫,各省市間富余需求側可調節資源互濟交易品種分別在7月22日和7月31日兩次啟動,利用省市間最高負荷出現的時空差異,首次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富余需求側資源的跨省互濟交易。長三角地區47家需求側可調節資源參加交易,累計成交最大電力36.1萬千瓦。“迎峰度夏以后,為幫助解決長三角部分省份新能源消納的困難,我們還將組織虛擬電廠參與省市間富余新能源互濟交易。”魏萍說。
梁旭致辭
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會長,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梁旭表示,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引領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力行業企業的基本職責。虛擬電廠作為聚合需求側資源參與電網調節、促進供需協同的新業態,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充分消納清潔能源和推動綠色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梁旭還介紹了國網上海電力的相關探索和實踐,并對上海虛擬電廠的發展提出“三點倡議”:積極拓展資源,提升聚合調節能力;完善體系機制,保障規范化發展;立足超大城市,加強市場培育。
據介紹,進入8月,上海的高溫天氣持續升級,上海電網負荷也首次突破4000萬千瓦關口。為了應對極端高溫帶來的電力供應挑戰,國網上海電力今夏先后組織了25次虛擬電廠削峰實測調用,經全域最大響應能力測試驗證,其能力已相當于一臺大型火電機組。8月7日,國網上海電力成功完成了迎峰度夏期間全市最大規模的虛擬電廠快速削峰能力驗證,最大響應負荷突破歷史記錄,達到70.43萬千瓦,創下調控能力新高峰,有效緩解了高溫季節電力供應壓力。
論壇上,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一級職員王偉以《超大城市級靈活資源市場化建設實踐》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虛擬電廠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康重慶,介紹了電力能源系統如何有效解決能源成本低廉、能源安全、環境友好的“不可能三角”問題;上海市黃浦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節能管理科科長顧沁介紹了該區在推動商業建筑虛擬電廠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實踐;上海閘電東海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副廠長黃志堅圍繞百年閘電轉型升級為虛擬電廠的創新實踐,進行了調用策略、響應效果的案例分享。
論壇現場
有關資料顯示,預計到2025年和2030年,虛擬電廠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300億元和1800億元,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當前虛擬電廠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
論壇當天,虛擬電廠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圍繞“虛擬電廠與市場機制互動”“虛擬電廠與智慧電網的融合與創新”“虛擬電廠在能源轉型中的應用與挑戰”等主題進行觀點碰撞與實踐分享,為提升城市能源管理水平和超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超大城市虛擬電廠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技術和新方案。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