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觀點

張琳: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來源:國家電網報 時間:2025-02-28 18:04

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主任 張琳

  2024年,電力行業全面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全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電需要,電力源網荷儲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電網作為連接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樞紐平臺,優化能源電力資源配置的作用充分彰顯,服務終端用能電氣化轉型的能力持續增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大力培育未來產業;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建設一批零碳園區等重點任務。電網企業要以電力先行助力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科學謀劃未來一段時期電網高質量發展重點舉措,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堅持系統思維,科學把握2025年電力行業發展形勢

  電力消費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8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電力消費彈性系數1.36,電量高位抬升從電力視角有力印證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結合現階段經濟形勢,預計電力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初步判斷202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0.4萬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速超過5.5%。同時,用電增長的驅動因素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算力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2025年用電量預計分別達到3600億、1800億千瓦時,兩個領域對全年新增用電量的貢獻率超過20%,經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逐步成為用電增長的新來源。

  電力投資增勢良好。2024年,全國電力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約2.5萬億元,約占同期能源投資的8成,電力投資同比增長13.1%,高出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9.9個百分點。考慮電力生產供應政策的逆周期調節效應,預計電力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初步判斷2025年全國電力投資同比增速超過15%。另一方面,電力新業態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型儲能、充換電基礎設施2025年投資預計分別增長30%、20%,新質生產力發展進一步釋放電力投資潛力。

  電力供需形勢緊平衡。2024年,全國最大負荷較上年累計增長超過1億千瓦,同期新增常規電源約0.65億千瓦,支撐電力保供的系統有效發電容量裕度趨緊。電力平衡初步分析結果顯示:2025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華北、華東、華中、南方、西南、西北區域局地高峰時段電力供需緊張,若出現燃料供應不足或大范圍極端天氣,用電高峰時段電力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新能源超預期發展勢頭不減。2024年,全國風光發電合計新增裝機超過3.5億千瓦,隨著以四大沙漠為重點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開發建設加快實施,內蒙古、新疆、青海、云南等風光資源富集地區的一批百萬千瓦級本地消納新能源發電項目同步推進,東中部地區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將帶動新能源保持高速發展態勢。預計到2025年年末,全國風光發電合計裝機容量達到16.5億千瓦以上,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引領新能源發電進入新一輪快速擴張期。

  系統調節能力建設加快推進。2024年,全國儲能新增裝機5012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裝機775萬千瓦、新型儲能新增裝機4237萬千瓦),靈活調節煤電規模超過6億千瓦,有力支撐了新能源保持較高利用水平。新能源特別是光伏發電高速發展致使系統等效負荷峰谷差進一步拉大,持續保持較高新能源利用率的難度明顯增加,對源網荷儲全環節協同提升系統調節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將帶動各類調節資源發展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加速完善,支撐2025年新增2.5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納利用。

  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需要新技術加持。當前,支撐電力轉型發展的部分核心原材料和關鍵設備存在技術瓶頸,行業引領性技術供給仍顯不足。針對當前電力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雙高”電力系統核心安全、新能源可靠替代、高水平電力供需協同等重大技術問題,更好統籌電力保供和綠色轉型,打造適應新型電力系統要求的自主可控核心技術裝備集合,形成現代化電力產業鏈。

  電力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當前,電力發展面臨源網荷儲協調發展機制不完善,電力價格信號引導作用不充分,美西方利用碳工具和綠電屬性聲明制造貿易壁壘、打壓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等矛盾和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全面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激發電力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需要增強行業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提升涉電產業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快完善統一電力市場功能,促進電—碳—證多市場協同。

  胸懷“國之大者”,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作出新貢獻

  以更大力度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加快推進電網基礎設施建設,超前謀劃新增電力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電源電網協調,提升電力產業鏈投資效益。堅持“三位一體”推進“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建設,優化區域主網架方案,新建一批具備互補效應的跨省跨區電力靈活互濟工程,促進配電網與多元新型主體協調發展,發展新型有源配電網調度模式。提升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融合氣象、市場等外部信息,實施電網運行精益化管理。做好互聯網側新興業務安全防護。針對災害易發及微地形、微氣象等重點區域,差異化提高局部規劃設計和災害設防標準,提升局域電力系統防災抗災能力。

  以更實舉措實施電力綠色轉型。著力推動提升新能源系統友好性,加快推進新能源實測建模仿真和涉網性能優化,開展區域級綠色電力和算力協同規劃布局、協同調度運行。因地制宜發展多類型智能微電網,提升微電網自管理、自平衡、自調峰能力,有效帶動零碳園區、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業態發展,更好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系統需求。發揮新型儲能多重功能價值,圍繞獨立/共享儲能、電網功能替代型儲能、火儲聯調等領域,優化新型儲能多類技術路線和多元應用場景布局。提升負荷管理精益化能力,引導各類柔性負荷主動參與需求側響應,助力實現高比例新能源供給消納。

  以更好成效推進電力改革創新。強化電力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深化國企改革,加快推動電網企業建設國際領先能源互聯網企業。深度參與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遵循市場規律形成真實價格信號,引導電力源網荷儲協同規劃布局。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進一步提升電網對電力資源互補和時空互濟的支撐能力。大力發展電力新質生產力,圍繞系統友好型新能源、構網型裝備、柔性直流、新一代調控系統、電力數智化、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等重點領域,協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適用技術改造、先進技術推廣和重大技術研發,打造電力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