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報 時間:2024-09-10 16:24
歐洲天然氣市場呈現短期波動特征
董一凡
今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8月以來,歐洲天然氣市場價格呈現出波動上揚的趨勢。歐洲TTF(荷蘭產權轉讓設施)天然氣期貨價格自5月中旬以來一直保持在30歐元/兆瓦時的水平之上,7月底后進入快速上升通道,8月初以來一直保持在35歐元/兆瓦時以上,9月6日達到39.8歐元/兆瓦時的水平。從歷史來看,2023年6—9月,TTF天然氣價格在20—40歐元/兆瓦時的區間內波動。近期,TTF天然氣價格與去年同期相當,但仍然處于2021年以來較低的水平。這種短期波動反映了季節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共同給歐洲天然氣市場帶來的壓力。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歐洲天然氣市場仍然呈現出價格趨于穩定且供求關系趨于平衡的態勢。歐洲能源監管合作署(ACER)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洲TTF天然氣期貨平均價格比去年上半年下降33%,天然氣進口量同比下降11%。這表明,近年來,歐洲天然氣需求持續下降以及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等領域的需求替代,為緩解歐洲天然氣供求緊平衡狀況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歐盟天然氣消費量較2017—2021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了19%。從歐盟的通貨膨脹數據來看,能源帶來的沖擊正在減弱,歐元區通貨膨脹率已經從今年1月的2.8%降至今年8月的2.2%。同時,能源通脹率今年3—8月分別為-1.8%、-0.6%、0.3%、0.2%、1.2%和-3%。因此,此輪歐洲天然氣市場的小幅波動更多源于季節性變化、市場心態及預期的調整與影響。
從全球總體供求關系和歐洲需求變化走勢來看,歐洲過去以需求削減換取市場博弈空間的機會正在收窄。國際能源署(IEA)今年7月發布的全球天然氣市場評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率預計達2.3%,而2022年和2023年分別為-1%和1%。這表明,今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幅將明顯超過往年。IEA預計,今年全球液化天然氣(LNG)需求增幅為3%。在全球需求反彈的基礎上,歐洲自身也因經濟部分回暖而出現需求增長態勢,今年歐洲天然氣需求預計增長90億立方米,而2022年、2023年需求分別下降850億立方米和360億立方米。因此,歐盟與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圍繞天然氣供應特別是LNG供應的競爭會出現加劇的趨勢。
同時,雖然歐洲天然氣供應基本面難以遭遇比較大的沖擊,但是,由于其供應重心已經從管道氣轉向了LNG,全球市場波動特別是一些政策信號仍將是造成其短期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
首先,歐盟以儲備塑造預期的策略可能面臨更多挑戰。2022年能源危機發生后,歐盟就通過立法來展現其對天然氣市場的塑造能力,制定了歐盟乃至各成員國入冬天然氣儲備目標,并通過多舉措努力實現目標。近年來,歐盟一直以儲備來塑造到岸LNG供大于求的局面,從而對進口LNG價格形成抑制。目前,歐盟仍有能力在規定期限前實現儲備目標,但隨著全球LNG市場供應的波動,其儲備增長速度卻低于往年水平。今年上半年,歐盟注入儲存設施的天然氣量(按熱值計)同比減少41太瓦時。8月6日,歐盟天然氣儲備占總庫容的比重剛剛超過86%,雖高于2019—2023年間78%的平均水平,但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87%。因此,從市場來看,歐盟保持其本土市場天然氣供應充足的前景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特別是今年,歐洲在LNG貨源上仍然面臨與亞太地區的較為激烈的競爭。亞太地區LNG高溢價是LNG供應商與歐洲國家博弈的重要籌碼。
其次,外部供應壓力仍然會帶來一定波動。從天然氣總體供需平衡來看,歐洲的需求基本可以滿足,然而,天然氣市場極易受到諸多供求因素特別是地緣政治的影響,價格非常敏感。因此,一些供應收緊的信號都將對天然氣價格產生影響。
在管道氣方面,雖然自俄羅斯進口的管道氣量僅占2023年歐盟天然氣消費總量的5.1%,但是,由于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天然氣過境運輸協議將于今年年底到期且不再續約,能源市場分析人士普遍預計,這將加劇歐洲天然氣供應緊張狀況,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更依賴進口管道氣的國家將受到更大的影響。與此同時,歐洲一些政治力量出于地緣政治考慮,提議以更激進的方式徹底中斷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系。今年3月,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鼓吹“禁止所有俄羅斯能源商品”。今年7月,立陶宛政府與俄羅斯徹底結束LNG貿易關系。
此外,歐盟其他天然氣供應地也出現了供應波動問題。今年4月,挪威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出現明顯的下降。美國作為占歐盟LNG進口一半以上的重要供應方,其Golden Pass等新的LNG項目推遲等因素,將影響市場預期。道達爾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彥磊表示,一旦LNG運輸出現波動或意外,歐洲天然氣供應保障將受到沖擊,因此,歐洲仍將處于“額外供應回旋余地不大的境況”。
最后,歐洲天然氣供應嚴重依賴外部仍然是其能源供應的脆弱點。近年來,雖然歐盟出于地緣政治方面的考量,通過經濟、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手段推動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占其天然氣進口和消費的比重顯著下降,然而,其在天然氣領域高度依賴進口的格局依然沒有徹底改變,全球市場波動和自身供需關系變化仍然將對歐盟天然氣市場的價格和預期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今年7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歐盟本土天然氣產量因產能枯竭、環保等因素而大幅下降,從2020年的540億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380億立方米,降幅達36%,使得2023年歐盟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仍然高達88.7%。
此外,歐盟對海運天然氣的依賴程度更高,2022和2023年,海運天然氣占歐盟天然氣進口的比重分別高達80%和87%。若歐盟管道氣供應遭遇波動或沖擊,則海運天然氣的比重可能將進一步上升。隨著歐盟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及進口LNG占進口氣的比重的上升,國際海運因素對于歐盟天然氣價格的影響也將水漲船高,而航道安全、地緣政治、供應鏈以及主要供應國政策變化等將給歐盟未來天然氣市場帶來一定的波動性。(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