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時間:2023-10-24 09:33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線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該報告的專題報告之一《中國煤礦機器人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煤礦機器人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但目前銷售額已近10億元,其中安控類和掘進類煤礦機器人發展較為迅速。2021年,我國煤礦機器人企業有368家, 較上年增加25. 17%
我國煤礦機器人研究工作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概念設計、基礎技術攻關、樣機研發到推廣應用的過程,目前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煤礦機器人技術體系。2019年,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制定公布《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聚焦關鍵環節、危險崗位,重點研發應用5類38種煤礦機器人,并對每種機器人的功能提出了基本要求。
《報告》稱,2021年,全球煤礦機器人銷售額占機器人總銷售額的1.32%,占比整體呈穩定上升趨勢;全球煤礦機器人銷售額約3.84億美元,較上年增加0.68億美元。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煤礦機器人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煤炭開采成本低。“未來,煤炭開采勞動力密集的發展中國家在機器人等技術帶動下,將有更多煤礦機器人市場需求,促進全球煤礦機器人市場的擴展。”
《報告》預計,到2027年,中國煤礦巡檢機器人需求量為902臺,對應煤礦巡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59億元;煤礦掘進機器人需求量為692臺,對應銷售額為27.6億元。
目前,中國煤礦機器人產業仍面臨標準缺失、檢驗檢測技術不足、制造成本高、應用推廣難等問題。《報告》建議稱,可通過加強產業標準體系頂層設計、補齊產業關鍵技術短板、提升企業自主創新動力、研發遠程維護技術等途徑解決。
“未來,煤礦機器人資源融合將不斷加速,創新生態體系趨于完善,煤礦機器人企業將更加注重引入AI、物聯網等交叉協同技術,基礎部件自主研發能力、方案定制化開發能力等將得到提高。”《報告》總結稱。
責任編輯:張棟鈞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