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能傳媒能源安全新戰略研究院 時間:2023-05-29 16:55
長協煤保駕市場煤采購有限,煤價仍有下行空間
——2023年5月煤炭市場分析
劉純麗
核心提示:
◆疫后積壓需求集中釋放帶來的經濟復蘇動能逐漸下行,4月經濟修復動能放緩。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預計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政府投資將是二季度政策發力的重點。政策繼續發力和資金逐步到位將推動建筑業繼續維持高景氣度。
◆4月份原煤生產穩步增長,生產原煤3.8億噸,同比增長4.5%,增速比3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272萬噸,較3月份的1346萬噸減少74萬噸。1~4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15.3億噸,同比增長4.8%,增幅較前3月收窄0.7個百分點。
◆4月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大幅增加,繼3月后再次突破4000萬噸達4067.6萬噸,同比增長72.7%。根據4月煤炭進口總額和進口量,推算出煤炭進口單價為122.72美元/噸,同比下跌34.49美元/噸。進口煤整體價格回落,拉動煤炭進口量大幅增長。而全球煤炭市場維持淡季節奏,歐洲煤炭消費需求低迷,對國際煤炭價格持續構成壓力。
◆近期煤炭主產區相關省份關于安全生產相關通知密集發布。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公布了4月份煤礦安全監察執行行政處罰信息。內蒙古發布進一步加強全區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若干措施;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對內蒙古32處問題嚴重露天煤礦發布處置決定。山西省從4月25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另山西省還發布了煤礦瓦斯治理專項整治方案。
◆往年,5月底、6月初電廠即將進入到階段性補庫階段,煤炭市場也將全面好轉。但今年得益于國內保供政策落實到位和進口煤補充作用增強,煤電企業庫存持續處于高位。且天氣暫未全面轉熱,5月上旬北方氣溫較常年偏低,居民用電較少,下游日耗提升速度也偏緩。此外,隨著西南降雨逐漸增多,迎峰度夏水電替代預期正在增強。短期內預計電力端市場化購煤需求依然偏淡。總體來看,當前下游庫存高企且需求未見明顯提振,后期隨著煤礦生產正常,煤炭市場供需局面或將進一步寬松,坑口價弱穩為主,而北方港口煤價或將繼續震蕩下行。
2023年4月煤炭市場運行情況:煤炭進口量大增,煤炭市場價格跌至千元以下
1.煤炭產量持續穩定增長,日均產量回落
4月份原煤生產穩步增長,生產原煤3.8億噸,同比增長4.5%,增速比3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272萬噸,較3月份的1346萬噸減少74萬噸。1~4月份,全國累計生產原煤15.3億噸,同比增長4.8%,增幅較前3月收窄0.7個百分點。
2.煤炭進口量連續兩月突破4000萬噸,國際煤炭價格持續回落
4月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大幅增加,繼3月后再次突破4000萬噸達4067.6萬噸,較去年同期2354.9萬噸增加1712.7萬噸,同比增長72.7%,增速比3月份回落78.0個百分點。4月煤炭進口額為499180萬美元,同比增長34.83%,環比下降5.25%。1~4月全國共進口煤炭1.4億噸,同比增長88.8%,累計進口金額1855170萬美元,同比增長53.9%。根據4月煤炭進口總額和進口量,推算出煤炭進口單價為122.72美元/噸,同比下跌34.49美元/噸,環比下跌5.27美元/噸。進口煤整體價格回落,拉動煤炭進口量大幅增長。
4月全球煤炭市場的淡季節奏持續演進。4月下旬,歐洲動力煤市場價格小幅上漲,又攀升至每噸140美元以上。然而,由于強勁的風力發電和西歐ARA港口煤炭庫存高企,以及天然氣市場價格延續下跌的趨勢,動力煤價格仍然承壓。特別是歐洲能源消費市場的持續疲弱下,歐洲、美洲和南非的動力煤價格回落,但由于亞洲消費者計劃在夏季到來之前補庫帶動進口需求增加,亞太地區印尼、澳大利亞動力煤出口價格有小幅回升。進入5月,歐洲煤炭消費需求低迷,一些市場參與者甚至消費者開始將煤炭從歐洲轉售到土耳其、北非和中國,對煤炭價格持續構成壓力。而由于供應資源受限,印尼煤炭報價呈現漲跌互現趨勢。截至5月14日,印尼5900 GAR動力煤價格為118美元/噸,環比前一周下降2美元/噸,而印尼低熱值的4200 GAR煤炭價格上升到73美元/噸,環比前一周上漲1美元/噸。
3.4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3%,電力生產增速持續加快
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9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第二產業用電量48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第三產業用電量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1~4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81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3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第二產業用電量186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第三產業用電量48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2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3%。
4月份,發電65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電力生產增速持續加快,增速比3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日均發電219.5億千瓦時,較3月有所回落。1~4月份,發電273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分品種看,4月份,火電、核電、風電增速加快,水電降幅擴大,太陽能發電由增轉降。其中,火電同比增長11.5%,增速比3月份加快2.4個百分點;核電增長5.7%;風電增長20.9%;水電下降25.9%,降幅比3月份擴大10.4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下降3.3%,3月份為增長13.9%。
4.多條運煤鐵路集中維修,港口庫存持續高位
4月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4.15億噸,同比減少1.4%,1~4月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16.72億噸,同比增長2.0%。國鐵集團在4月4日召開的經營工作會議上表示,貨運在鞏固大宗貨物基本盤、組織好電煤等重點物資運輸的同時,要加快推動鐵路快捷物流體系建設,努力在集裝化運輸、白貨運輸等領域取得突破,推動鐵路貨運高質量發展。
4月,大秦線受集中修施工影響,貨物運輸量完成3061萬噸,同比減少8.82%。日均運量102.03萬噸。1~4月,大秦線累計完成貨物運輸量13513萬噸,同比減少1.72%。
另外,為保證國家能源運輸安全,鐵路部門利用冬季和夏季兩個能源運輸高峰期的間隙,開展多條運煤鐵路大規模集中維修,時長基本在一個月左右,包括“西煤東運”主通道之一的唐包鐵路、呼鐵局內的呼準線、太原局集團公司的侯月鐵路及侯北樞紐、京包線、韓原線等。
大秦線春季檢修開始后,日發運量基本在100萬噸左右,環渤海港口由于調入量減少,庫存由檢修前的2900萬噸以上逐漸回落,累計降幅近300萬噸。進入5月,大秦線春季檢修結束后,在調入提升及出現封航的雙重影響下,環渤海港口庫存快速提升。截至5月22日,北方九港庫存合計2929.1萬噸,同比增加874.6萬噸,創歷史新高。另據煤炭江湖數據中心數據,截至5月17日其統計的全國煤炭港口庫存共計7168.7萬噸,同比上漲1713萬噸,創三年來新高。
5.海運費不斷下行,近日逐步企穩
4月至今,沿海煤炭市場保持低迷態勢,海運費持續走低,直至近日逐步平穩。4月底煤炭主產地生產任務基本完成,疊加大秦線檢修因素影響,環渤海港口調進保持低位運行,環渤海港口煤炭庫存震蕩下行,但合計庫存仍在2600萬噸以上,并未對淡季煤炭市場產生影響。進入5月,沿海煤炭市場依舊低迷,觀望情緒持續,貨盤釋放不足,船東報價偏悲觀,各航線運價均小幅下行。近日隨著夏季來臨,需求部分釋放,運力需求亦稍有增加,北方港錨地船舶數量保持中低水平,船東報價信心有所提升,運價企穩后小幅探漲。5月22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報收于641.23點,日環比上漲2.13點,位于近幾年同期低點。
4月底、5月初BDI指數維持小幅上漲走勢,并于5月10日報收于1640點,創年內新高。但因干散貨市場需求依舊未有改善,好望角型船市場貨盤逐漸消化,場內交易情緒降溫,且遠程礦航線需求未有明顯改善,運力過剩依舊,促使多運輸鐵礦石的好望角型船運價減少。同時受煤炭消費淡季影響,中國煤炭需求仍較為低迷,加上惡劣天氣使得印尼煤炭供給受阻,供需兩弱格局下,導致多運輸煤炭和谷物的巴拿馬型與超靈便型船運價疲軟。兩者共同作用下,BDI指數再次下跌并呈重挫態勢。5月19日,BDI指數下跌18點至1384點,是4月19日以來的最低水平,日跌幅1.3%,周跌幅高達11.2%,創下過去三個多月來最大單周跌幅。
6.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支持優質煤炭安全高效穩產增產
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社會生產生活加快恢復,經濟回穩向好,能源形勢主要呈現出能源消費持續回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能源進口穩步增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四個特點。
近日,在對國家能源集團調研過程中,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指出,國家能源局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能源生產供應保障能力作為重要任務,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協調力度,支持優質煤炭安全高效穩產增產,全力支持國家能源集團改革發展和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強化能源供應保障,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我國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
7.需求釋放有限,電煤市場整體處于收縮區間
4月下旬,隨著夏日臨近,電煤消耗量由降轉增,電煤需求量持續增加且增幅有所擴大。CECI采購經理人指數需求分指數連續兩周處于50%榮枯分界線以上。5月初受節假日影響,發電量和供熱量降幅均較大。電煤耗量和入廠煤量均有所下降,電廠煤炭庫存繼續增長。五一小長假后,各地生產陸續恢復,發電量和供熱量均有大幅回升。電廠煤炭日耗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電煤耗量和入廠煤量均有所上漲,但在終端庫存持續高位下,需求釋放有限。同時房地產投資同比大幅下滑,水泥建材類非煤需求同樣不振,共同作用下終端采購積極性整體偏差,淡季表現更加低迷。5月18日CECI采購經理人指數報收于49.16%,連續三期位于50%榮枯分界線以下,電煤市場整體處于收縮區間。
煤炭市場展望:長協煤保駕,市場煤價繼續震蕩下行
1.經濟修復放緩,內生動能待進一步激發
4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非制造業PMI)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2%、56.4%、54.4%,低于上月2.7、1.8和2.6個百分點,三大指數不同程度回落,特別是制造業PMI在3個月的短暫擴張期之后,又重回榮枯線之下,并低于近年同期均值。今年以來經濟恢復性好轉,但是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4月PMI數據也顯示出經濟復蘇冷熱不均,一方面制造業回落至榮枯線以下,新訂單不足,另一方面非制造業維持高景氣,服務消費需求旺盛,土建、房建開工火熱。
疫后積壓需求集中釋放帶來的經濟復蘇動能逐漸下行,4月經濟修復動能放緩。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兩年復合同比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兩年復合同比增長2.6%。1~4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同比增長4.7%,兩年復合同比增長5.7%。其中,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下降6.2%,兩年復合同比下降6.1%。從結構上,服務業強于制造業、公共部門強于私人部門的特征仍在持續。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預計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政府投資將是二季度政策發力的重點。政策繼續發力和資金逐步到位將推動建筑業繼續維持高景氣度。國家統計局亦表示,4月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向好因素增多。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回升內生動力還不強。下階段,要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積極恢復和擴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超前規劃,保障煤炭長期安全穩定供應
在近日前往榆林市、鄂爾多斯市走訪調研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張宏表示,鄂爾多斯市、榆林市是我國煤炭核心產區,煤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維護煤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在煤炭增產保供穩價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兩市部分大型礦區由于長期高強度生產導致的資源儲量下降、接續能力不足等問題逐步凸顯,煤炭企業應超前規劃一批大型礦區、建設一批接續煤礦,保障煤炭長期安全穩定供應。要立足資源稟賦條件,提前謀劃轉型思路,積極探索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以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煤炭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當前煤炭行業處于提前做好迎峰度夏煤炭安全穩定供應的關鍵時期,煤炭企業要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精準分析市場需求,合理調整生產計劃,確保煤炭市場平穩迎峰度夏。
3.煤礦安全生產警鐘長鳴,32個露天煤礦停產整頓
近期煤炭主產區相關省份關于安全生產相關通知密集發布。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公布了4月份煤礦安全監察執行行政處罰信息,共涉及71處煤礦,其中17處煤礦被責令停產停業。內蒙古發布進一步加強全區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若干措施;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對內蒙古32處問題嚴重露天煤礦發布處置決定。山西省從4月25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另山西省還發布了煤礦瓦斯治理專項整治方案。
內蒙古發布進一步加強全區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若干措施,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堅決防范、遏制露天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并提出對露天煤礦采取“四個一批”處置措施,即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后仍無法達到安全條件的露天煤礦關閉退出一批;對資源劃分不科學、不合理,井田面積小、無法實現正常采剝作業,或者相鄰煤礦影響安全生產的露天煤礦,依法依規整合重組一批;對現有儲量大、現場管理好、技術人員配備強的露天煤礦,改造提升一批;同時充分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煤炭供需形勢,規劃新建一批。長遠來看這將有利于煤礦資源整合,穩步推進煤炭產能接續,新建現代化大型露天煤礦,同時也有利于保障后續露天礦安全生產。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發布的對內蒙古地區存在嚴重問題露天煤礦的處置決定函,其中提到排查出有32處核增產能露天煤礦存在最終邊坡角大于設計值等重大隱患和問題,現已責令停止生產,并決定對問題嚴重的30處煤礦撤銷產能核增文件或中止產能核增程序,退回至原有產能,對存在問題的其他2處煤礦進行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退回至原有產能。這32座煤礦均為小型礦區,核增前的產能在45萬~180萬噸,核增后的產能在90萬~240萬噸。據統計,30處停止核增產能的煤礦,核增后的年產能合計為5010萬噸,核增前為2655萬噸,產能縮減了2355萬噸;2處限期整改的煤礦核增后的年產能為420萬噸,原產能為150萬噸,如果也退回至原產能,則縮減270萬噸。也就是說32處煤礦產能最多將縮減2625萬噸。
4.利空因素主導,5500大卡煤炭市場價格跌至千元以下
雖然近期部分安全問題嚴重的煤礦受到問責,停工、停產或終止產能核增的情況不斷增多;且上周西安召開首屆中亞峰會,區域內煤礦停產減產增多,供應稍有縮緊,一度帶動坑口報價情緒性上探。但隨著中亞峰會結束,陜西地區復工復產的煤礦增多,供應快速恢復,市場煤炭供應整體維持相對寬松狀態。
與此同時,煤電企業存煤仍然處于歷史高位,據中電聯數據,5月18日納入其統計的發電企業煤炭庫存可用天數26.1天。煤電企業進一步補庫的積極性不高。而化工、冶金等非電行業消費依然低迷,建材、水泥采購也有所轉弱,且6月中旬將進入錯峰生產階段,市場煤的采購需求會更加低迷。從目前來看,短期內需求難言好轉,煤價上漲支撐不足。
另一方面,隨著進口煤炭價格下降,市場情緒再次出現轉弱,5月23日環渤海港口市場報價繼續小幅下跌。據市場信息,環渤海港口市場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分別報價950~960元/噸、845~855元/噸、740~750元/噸。
往年,5月底、6月初電廠即將進入到階段性補庫階段,煤炭市場也將全面好轉。但今年得益于國內保供政策落實到位和進口煤補充作用增強,煤電企業庫存持續處于高位。且天氣暫未全面轉熱,5月上旬北方氣溫較常年偏低,近期江南、江淮、西南等地氣溫下降,多地最高氣溫降至20攝氏度出頭,居民用電較少,下游日耗提升速度也偏緩。據中電聯數據,5月12日至18日當周,納入其統計的燃煤發電企業日均發電量周環比(5月5日至5月11日)減少2.1%,電廠日均耗煤量環比減少2.6%,日均入廠煤量環比增長1.3%,同比增長32.9%。且隨著汛期的深入,西南降雨逐漸增多,迎峰度夏水電替代預期正在增強。因此短期內預計電力端市場化購煤需求依然偏淡。
總體來看,當前下游庫存高企及需求未見明顯提振,后期隨著煤礦生產正常,煤炭市場供需局面或將進一步寬松,坑口價弱穩為主,而北方港口煤價或將繼續震蕩下行。(報告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電聯官網、中國煤炭市場網、煤炭江湖)
責任編輯: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