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4-02-02 17:57
1月30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在南海北部海域滑移下水并精準就位,標志著我國深水高壓氣田大型導管架海上施工能力取得新突破,對推動海上油氣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月29日,在“藍鯨7500”起重工程船上,技術人員正在進行導管架扶正作業。
據中國海油“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海上安裝現場首席代表黎世龍介紹,“深海一號”二期工程位于我國南海北部瓊東南盆地,距離三亞市約132公里。項目創新采用“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平臺+深水半潛式平臺遠程操控系統”油氣開發模式。相比一期,二期工程開發模式更復雜、周期更短,且設備國產化自主化程度更高,此次導管架海上安裝為項目按期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1月30日,俯瞰距離三亞市132公里的崖城13-1平臺與“藍鯨7500”主作業船,此時“藍鯨7500”剛完成“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項目導管架坐底就位。
1月27日,在“藍鯨7500”起重工程船上,rov班組的技術人員在為測試水下機器人的壓力做準備。袁琛 汪洋 攝
導管架平臺是全球應用廣泛的海洋油氣生產設施,導管架相當于“基座”,將巨大的油氣生產平臺托舉在海面上。“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為8腿12裙樁結構,總重達6605噸,相當于4400余輛小汽車的重量,高100.8米,近乎于36層民用住房的高度。
據悉,“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全面投產后,可使“深海一號”的天然氣儲量從1000億立方米增至1500億立方米,高峰年產量從30億立方米增至45億立方米,將持續為海南自貿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可靠的清潔能源,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氣源地。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