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15 07:08
吳夢雪
歲月的長卷徐徐鋪展,黃河母親將豐沛的能量化作饋贈。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自扎根于這方水土起,便以黃河賜予的力量點亮無數燈火。黃河兒女以電站為琴弦,以環保為旋律,在“母親河”上奏響反哺的樂章,守護她的容顏,延續她的傳奇。
黃河孕育 依黃河水而生
三千里長堤孕育五千年華夏,黃河滋養出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被譽為中華“母親河”。黃河上游鄂陵湖出口至寧夏青銅峽河段,全長2383千米,河道總落差3135米,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是我國十三個重要的水電基地之一。
黃河公司依托黃河上游水能資源“富礦”,牢牢把握黃河上游水電開發、西電東送、西部大開發等歷史發展重大機遇,在九曲黃河上游截出“黃金水道”。
班多、羊曲、龍羊峽、拉西瓦、李家峽、公伯峽、蘇只、積石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等黃河上游、大通河和嘉陵江、金沙江流域的19座總裝機1314.24萬千瓦的水電站,在“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的原則下如明珠鑲嵌,以年均40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點亮千家萬戶。
反哺黃河 一江春水向東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公司既開發黃河,又保護母親河,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以“建設一座電站、樹立一座豐碑、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建成的每一座水電站都是生態景區,每一個水庫都是濕地公園,都是“中華水塔”的蓄水池。
羊曲水電站在施工過程中,以移動式光伏電源作為部分臨時施工電源,用換電重卡代替部分燃油運輸車輛,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了碳排放,有效推廣了綠色施工理念。對陸生植物采取移植和就地保護,建成目前黃河上游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最先進的魚類增殖放流站,實現增殖放流魚類資源的補償和保護。進水口前設置擋墻,取用水庫表層的水體發電,減緩原水庫進水口下泄低溫水對下游河道水生態系統的影響,設計建設臨時和永久性生態放水洞等設施,保護黃河干流水生態環境。
作為黃河上游的龍頭電站,龍羊峽水電站大型水庫的有效沉淀作用,使庫區水質達到Ⅱ類地表水質的標準,黃河上游國控斷面水質始終達到Ⅰ、Ⅱ類標準要求,黃河干流80%以上河段在非汛期保持清澈,保障了黃河兩岸人畜飲水安全。電站的投運使沿黃9省區年灌溉保證率由56.25%提高到80%,引黃灌溉面積逐年擴大,有效解決了枯水年份下游沿河人民用水需求,同時使下游沿黃城市,特別是蘭州市的防洪安全能力顯著提高。
拉西瓦水電站是黃河上游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這里天鵝、白鷺、??等越冬水鳥,巖羊、野驢等野生動物頻現,水域生態保護效果顯著。此外,依托水電站建設的貴德南干渠灌溉工程,解決了8.04萬農牧民的農業灌溉,新增灌溉面積1.36萬公頃,為站區周邊村鎮解決就業人員200余人。
公伯峽水電站作為首批全國開展環境監理的13個試點項目之一,成功實施了電站建設過程中的環境監理,為我國水電工程建設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應用草灌結合的噴播技術,成功防治陡峭土質邊坡,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栽植喬灌木、植草綠化,植被恢復度達98%,林草覆蓋率高達35.01%。
積石峽水電站建設過程中實施循—積公路改線,減少了對珍稀草原灌叢帶的影響。同時在孟達自然保護區建立植物保護培育實驗基地,通過移植栽培和嫁接等措施,使欒樹、小葉樸、文冠果等敏感植物得到了有效保護。2007年建成魚類增殖站,率先開展黃河土著魚類的捕捉與人工馴養試驗研究工作,有效恢復黃河土著魚類種群數量,保護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串聯的黃河上游梯級水電站群,促進了黃河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帶動了區域經濟社會協調、高質量發展,在水源涵養、水資源利用、綠能貢獻等方面凸顯了巨大的效益,保障了黃河連續25年不斷流,確保中下游地區用水灌溉和防洪防凌安全,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濕地作用”和“冷湖效應”顯著,增加了600多平方公里的濕地面積,黃河兩岸綠地面積增加了150公頃以上。
“天下黃河青海青”的生態畫卷呈現,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華章永續。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