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2-31 16:20
王亞梅 楊超
2013年,“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源于中國,從此改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探索出一條互利共贏的世界發展新路徑。
新時期迎來新發展、新形勢帶來新機遇。面對有利局勢,龍源電力迎頭趕上,瞄準“一帶一路”沿線新興新能源市場,創新實干、開拓進取、勇往直前,不斷研發新技術、實施合作新模式,一批兼具“綠色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新能源項目紛紛落地海外,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不僅提升了龍源電力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龍源力量。
“風光”無限好,國際能源合作正當時。
看“加拿大德芙琳風電項目”,中國發電企業在海外自主開發、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首個風電項目;看“南非德阿風電項目”,中國在非洲第一個集投資、建設、運營為一體的風電項目……一張張“能源名片”,亦是一張張“中國名片”,勾勒出我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能源足跡,講述著中國人民崇德向善、與人交好、合作發展的美好篇章。
加拿大德芙琳風電項目:初次嘗試 乘風破浪
時鐘撥回十年前,2014年11月,加拿大德芙琳風電項目正式投產發電,作為龍源電力第一個海外建設項目,為“走出去”戰略開了個“好頭”。
都說萬事開頭難,德芙琳風電項目體現得淋漓盡致。開發初期,“風電場選址”是個頭痛問題,既要避開生態敏感區域,保護鳥類遷徙通道和野生動物棲息地,又要符合風電場建設地勢環境要求,提升綠色能源的輸出能力,一手是“環保”、一手是“效益”,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為此,龍源電力在嚴格遵守當地環保要求的基礎上,召集專家開展多輪論證和數據分析,討論、優化、修改、調整,一次又一次才確定了如今的位置。項目投產后,利用數字化技術實時監控風電場運行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噪聲水平、風機投影對鳥類的潛在影響等,確保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降至最低。
事實上,德芙琳風電項目對環保的重視遠不止于此。因替代傳統能源發電,減少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顆粒物排放,有數據顯示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超25萬噸,改善了當地環境質量,為世界低碳綠色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隨著龍源電力“入駐”德芙琳風電項目,帶去的不僅是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中國人善良友愛、守望相助的精神也在德芙琳風電項目扎根,經過龍源電力人的傳承與澆灌,開出了跨地域、跨文化合作的花朵。
先是促進當地就業,走好互利共贏之路。德芙琳風電項目直接聘用當地員工,通過供應鏈帶動相關行業就業,增加了300余個就業崗位、12個長期就業機會,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經濟支持。
后是注重溝通合作,構建良好的社區關系。龍源電力在尊重當地原住民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如支持教育項目、改善公共設施、進行食品捐贈、賽事捐款等活動,在互動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深化合作、在合作中增強合力,增進雙邊國家的情感與友誼。
“Very Good。”每次當地人提起德芙琳風電項目,往往面帶微笑、豎起大拇指。
向內贏得民心民意,向外獲得權威認證。據悉,德芙林風電項目獲得DBRS晨星評級BBB高評級,預示著其在質量、環保及員工安全管理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一帶一路”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利共贏之路,在德芙琳風電項目,我們看到了最好的“注解”。
南非德阿風電項目:以心相交 美美與共
德芙琳風電項目的成功,為龍源電力“走出去”戰略注入了強心劑。2013年,好消息再次傳來,龍源電力成功中標德阿兩期風電項目。
該項目總裝機容量24.45萬千瓦,共安裝聯合動力1.5兆瓦風電機組163臺,每年供應約7.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可滿足當地3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是中國國有發電企業在非洲集投資、建設、運營為一體的首個風電項目。
2015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10月31日并網運營,和德芙琳風電項目相比,德阿風電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面對挑戰,龍源電力趕工期、解難題、抓進度、求突破,借鑒過往經驗、發揮新能源建設優勢,一度創下了當時國內外風機調試時間的新紀錄。
德阿風電項目的成功“落戶”,為南非這個主要依靠燃煤發電的國度探索綠色發展推開了一扇窗,風從德阿鎮附近的山巒上緩緩吹來,掀起了低碳轉型的一角,看到了南非增強綠色能源供應的決心,看到了中國提供清潔、可靠、安全能源供應方案的行動。
在用風能點亮彩虹之國的同時,龍源電力堅守社會責任,支持當地教育、醫療、體育、民生等公益事業發展,以責任彰顯擔當、以真情造福民生。
達斯溫就是“教育幫扶”的受益者之一。家境貧困的他中途退學、前途渺茫,正當一籌莫展之時遇到了龍源南非公司,“我申請了該公司的獎學金,在中國人的幫助下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因為成績優異,所學專業對口,畢業后的達斯溫被招入龍源南非公司,成為德阿風電項目工程師團隊的一名運檢員,“我從小就想當一名工程師,感謝德阿幫我圓夢!”
達斯溫口中所說的“獎學金”屬于龍源電力“助學、筑夢、鑄人”項目一部分,該公益活動主要面向于風電場所在地德阿鎮及周邊的學生以及待業青年,提供助學或者再就業培訓機會,同時對優秀的青年提供項目實習甚至就業機會,目前累計304名學生從中受益。
除此之外,該項目為當地社區成立并運營了4家兒童早教中心,接收當地低收入家庭或有生理殘疾等需要幫助的孩子,解決貧困家庭孩子不能上學的問題,從幼童到成人,全階段解決教育難題。
綠草如茵、笑聲朗朗,抬頭望去是當地女中學生莎倫·奧利芬特最喜歡的足球場,“漂亮、舒適”是她喜歡這個足球場的理由,“難以想象原本這里是臟兮兮的泥土地。”
轉變來自于龍源南非公司出資翻修。據悉,該公司在德阿地區共計投資約900萬蘭特,翻修了一座足球場、四座無擋板籃球場以及更衣室等設施,為體育發展提供優質場所。
“體育設施翻新給孩子們帶來歡樂,讓他們專注于體育運動,不去涉足違法犯罪活動。非常感激!”當地老人萊斯利·康迪萊提起德阿風電項目,滿滿的都是稱贊。
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龍源電力以贊助等方式助力當地體育事業,累計贊助超過40家男子足球俱樂部、13家女子足球俱樂部,900余名運動員受益,為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儲備后備力量。
在醫療條件落后的德阿,一輛顯眼的大巴穿梭在街頭巷尾,每到一處便會吸引人群。那是龍源南非公司在2020年斥資400萬蘭特購買的專業醫療大巴,車上配備了齊全的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每年為大約9000名當地居民提供免費的基本診療服務。
這座大巴被當地人民親切地稱為“流動診所”,提供一般檢查、牙科和眼科等多項服務,已累計為當地社區的老人、婦女、兒童、貧困特殊人群等提供免費醫療服務3萬余人次。“每到月底,當我們把車停在購物中心附近時,人們會蜂擁而至,那場面令你感到吃驚。”在醫療大巴上服務近4年的牙科醫生泰博霍·姆波特勒說道。
達斯溫得以繼續學業、奧利芬特馳騁足球場、姆波特勒照料病人……這些細微的、溫暖的場景拼湊在一起,就是龍源電力勇擔責任、為民服務的最好畫面。于南非當地人民而言,德阿風電項目是神奇的“圓夢者”,圓綠色發展夢、圓上學就業夢、圓身心健康夢、圓體育強國夢……當德阿風電項目獲評“金磚國家能源合作典范”消息傳開,所有人為之歡呼,“那是以心相交的證明、是美美與共的承諾。”
前路漫漫、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做則必成。面對“一帶一路”機遇、面對能源國際合作大勢,龍源電力要夯實改革深化基礎,堅定不移走出去,更要走得通、走得穩、走得遠,為全球經濟社會繁榮發展貢獻中國能源方案,讓世界看到龍源電力的擔當、看到中國人民的友善、看到中華民族的精彩!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