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15 07:07
李旋 全素燕
五月初的蘭州新區裹著黃沙的風掠過化工園區,甘肅耀望化工有限公司的離子膜燒堿車間里,機械轟鳴聲與電流的嗡鳴交織成獨特的交響樂。電氣車間主任石培杰的工服上沾著些許油漬,他指著身后高聳的110千伏專用變電站,語氣里帶著感慨:“三年前這片地還荒著,現在變電站通了電,生產線調試進度比原計劃快了整整20天!”銀灰色的變電構架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將澎湃電能輸向車間深處。
110千伏耀望變電站內國網蘭州新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與甘肅耀望化工有限公司電氣車間主任石培杰共同了解用電需求。李旋 攝
這樣的“電力速度”,正是國網甘肅蘭州新區供電公司賦能產業發展的生動注腳。國網蘭州新區供電公司營銷部五級職員陸曉軍向記者回憶了耀望變電站的誕生軌跡——2023年7月提前接通臨時電,2024年3月接到13.5萬千伏安正式用電申請后,48小時內完成供電方案設計,系統接入審批流程提速60%。最令人驚嘆的是:原定2025年4月8日的送電節點,硬是被壓縮至4月1日凌晨。“那天凌晨1點,我們裹著軍大衣在變電站盯著儀表,直到所有指示燈轉綠才敢松口氣。”陸曉軍揉了揉被風吹瞇的眼睛,仿佛那夜的寒風仍縈繞指尖。
國網蘭州新區供電公司員工在110千伏耀望變電站,協助客戶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史雙絢 攝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底氣,源于三年前的前瞻布局。2023年初,當耀望化工的項目規劃圖還躺在設計院檔案室時,供電公司已聯合蘭州新區管委會協同開展園區電網規劃研究。330千伏紅樂變電站如同巨人的心臟,將澎湃電流泵送至園區每個角落。
“我們給這片區域預留了五年的負荷增長空間。”站在紅樂變電站站內,石培杰指向站外塔吊林立的場地,“提前布局優化電網網架,不僅保障了項目快速接電,更為我們企業發展注入信心。如今項目設施齊全,6月燒堿廠調試完畢即可正式投產,預計6月底年產成品燒堿30萬噸。”
七八公里外的蘭州何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控制室內,智慧大屏上的雙回路供電曲線劃出兩道完美弧線。生產計劃部副經理王生鵬的手指在電費賬單上輕輕劃過:“2023年每月電費463萬元,今年4月降到423萬元。”這40萬元的差額背后,藏著蘭州新區公司大項目服務專班的“度電必爭”——從優化基本電費計費方式到調整功率因數考核策略,從峰谷時段生產調度到綠電交易比例測算,專班成員的筆記本上記滿了與企業技術人員的研討記錄。
“供電公司多次上門了解用電負荷與交易情況,分析電費賬單并制定降本策略,極大助力了企業降本增效,我們十分感激!”王生鵬滿懷感激地說。
這種精打細算的電力服務,在礦產處理產業園演化成更震撼的畫面。站在330千伏旺鈺變電站改接工程現場,宏彬新能源設備部副經理張騫仰頭望著正在組立的鐵塔,塔身上的防銹漆在陽光下泛著銀光。“電力線路改接的外線工程費用由新區政府和供電公司承擔,為我們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他所說的正是蘭州新區“政企共擔”政策——對省級以上重點項目,原本由客戶承擔的電力外線工程費用,現由政府與供電公司全額兜底,企業無需出資,獲得感與滿意度顯著提升。
國網蘭州新區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趙虎遞過一沓報表:近兩年通過該政策為513家企業減免接電成本1.1121億元(其中政府投資0.3431億元、供電公司投資0.769億元)。平均接電時長從45天壓縮至15個工作日。“現在企業帶著設備來,我們帶著電網接。”陸曉軍的話語里透著自信,身后展板上“三抓三促”“提質提速”的標語鮮紅奪目。
國網蘭州新區供電公司員工在蘭州何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客戶最新用電需求,并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史雙絢 攝
企業走到哪里,電網就提前鋪到哪里。這些超前布局、縱橫交錯的電網如同大地的銀色神經網絡,照亮了黃土高原上的這座新城,照亮了“強省會”戰略下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通途。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