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4-22 14:18
周志勇
初夏時節,位于武陵余脈的湖北西南小鎮——松滋市斯家場鎮,山嶺間油茶林碧浪翻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4月22日,望著長勢喜人的油茶,斯家場鎮姜家嶺村黨支部書記梅啟新,對前來回訪的斯家場供電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艾虎說:“多虧供電所接通了排灌站電源,今年油茶收成有了保障。”
艾虎扎根鄉村28年,用愛心守護山鄉燈火,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國家電網公司優秀農村電工、國家電網公司優秀農電工技能人才、湖北省勞動模范、二級供服職工工匠。
綠水青山的“致富密碼”
“一樹油茶滿山春,千家萬戶笑顏開。”站在山頂眺望,成片油茶亭亭玉立,不僅點綴了山嶺的美,而且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斯家場鎮姜家嶺油茶種植戶黃平平介紹說:“近年來,采取“公司+合作社+種植戶”運營模式,建立“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勞務新酬”和利益聯結機制,建成萬畝油茶示范帶,打造綠色產業,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高崗地,四面坡,南北兩河不通過,天干半月人畜無水喝。”民謠道出了斯家場鎮缺水的窘狀。
持續干旱影響油茶產量及品質,油茶林抗旱灌溉迫在眉睫。
2024年12月,艾虎帶領供電所員工勘察現場,制定增容改造方案,將電線架到機井泵站旁。
“決不讓產業發展等電,哪里有用電需求,供電服務就延伸至哪里。”艾虎常對供電所員工說。
“通過兩級取水,將洛河水送至山頂堰塘,1500畝油茶可喝上甘泉水了。”梅啟新指著年初通電的排灌站興奮地說,按畝產油茶青果2600斤算,每畝增收3000元左右。
艾虎帶領供電所員工為姜家嶺村、黃家嶺村、鞍子嶺村等村新建及改造電力線路1.4公里,為姜家嶺村8號配電臺區和黃家嶺村龍潭3號配電臺區增容315千伏安,為油茶產業豐產增收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企業客戶的“專職電工”
4月4日夜晚11時,艾虎接到松滋市恒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趙生權打來的電話:“艾所長,廠里配電柜儀表顯示電壓360伏,比正常值380伏低了20伏。不知道電壓偏低會不會造成電機燒毀?”趙生權心里非常焦急,當即撥打艾虎的電話求助。
艾虎了解情況后解釋說:“電壓波動處于正常區間。為了不影響你們今晚利用峰谷正常生產、趕訂單。我們明早過來檢測。”
4月5日一大早,艾虎帶領供電所員工黃召、覃泓文匆匆趕到企業配電房。
恒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為生產防水、帆布、PVC管提供輔助材料的企業,平均每月用電量達8萬千瓦時,是斯家場供電所的用電大客戶。
“恒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沒有聘請專職電工,企業用電遇到難題,總是供電所義務提供技術指導。”黃召說,“這也是艾所長恪守“有求必應、有難必幫”的服務承諾。”
經過停電檢查,發現變壓器存在滲油現象,變壓器分接開關檔位設置不合理。經過調整維護后,變壓器空載運行時出口電壓升至400伏;緊固變壓器大蓋螺栓后,沒發現滲油了。
28年來,艾虎帶領團隊累計指導客戶節能增效27次,降低用電成本118.4萬元,幫助客戶處理故障45次。
宜居鄉村的“電力擔當”
“以前村民私接亂拉,電線橫七豎八,沒有一點看相,遇到大風天氣經常被扯斷。車輛出行易發生掛剮蹭事故,又不安全。如今,供電所把亂七八糟的電線全部理順,電線換粗了,更換破舊表箱,消滅了“蜘蛛網”,村里環境變漂亮了。”小堰垱村黨支部書記熊世紅開心地說。
斯家場供電所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對農村不規范用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改。
“線路對地距離符合要求、電表安裝誤差符合要求,下戶電纜安裝固定牢固……”2024年12月15日,在小堰垱村整治現場,艾虎嚴格按照配網建設工藝標準,認真檢查現場安全措施,督導工程改造質量。
經過3天的奮戰,完成了小堰垱村1號臺區供電設施環境整治,改造架空線路0.6公里、電纜0.32公里,將原16平方毫米的裸導線換成120平方毫米的絕緣導線,將原4平方毫米的下戶線換成35平方毫米的電纜。
“在平凡的崗位,我只做了些平常小事,履行了一名基層班組長的崗位職責。”艾虎把電力客戶放在心里,把服務扛在肩上,堅守農村電工的勞動本色,愛心撒滿山鄉熱土。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