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13 15:34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李霄 陳婉冬)2月7日,筆者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市郝家橋鎮涇靈南村與涇靈北村,探尋兩村的鄉村振興“密碼”,體悟村民們的豐收喜悅。
走進涇靈南村村民周買兒家的草莓溫棚,香甜氣息瞬間將人包裹。周買兒和丈夫手腳麻利地包裝著剛采摘的草莓。溫棚那頭,周買兒姐姐一家正彎腰精心采摘著一顆顆嬌艷欲滴、鮮紅飽滿的草莓,每個人臉上都掛著藏不住的喜悅。
涇靈南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到周買兒家了解草莓銷售情況。
周買兒是涇靈南村村民,多年前移民搬遷到這兒后,趁著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幫扶資金到位、政策優惠之時,承包了兩個溫棚種草莓??粗鴦偛烧眉t彤彤的草莓,周買兒掩飾不住嘴角的喜悅:“嘗嘗,我家草莓甜得很!”她拿起一顆草莓遞給筆者。
周買兒的姐姐也在一旁說道:“草莓銷量火爆,訂單接連不斷,忙得腳不沾地!”
自2021年起,寧夏煤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定點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郝家橋鎮涇靈南村和涇靈北村。3年多來,通過黨建引領、產業振興、民生改善、文化傳承等多方面舉措,從“輸血”到“造血”,取得了顯著成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冬日里的溫棚種滿了西紅柿。
在這兩個村,像周買兒家這樣靠溫室大棚增收的農戶不在少數。他們有的專注種植辣椒,有的主打種植西紅柿,也有不少種草莓的。起初,大家因缺乏經驗,在瓜果蔬菜種植上總遇難題。幸好駐村工作隊與村干部請來專家,手把手教大家調控溫棚溫、濕度,防治病蟲害,種植戶們逐漸掌握技術,農產品產量與品質雙雙攀升。靠著這一次次精準幫扶,種植戶們的技術短板漸漸補齊。
涇靈南村駐村第一書記呂靜波明白,好產品得有好銷路。一方面,她利用社交媒體、本地生活平臺廣泛宣傳村里的瓜果蔬菜,文案里詳細描述農產品的生態種植過程、獨特口感,配上農戶豐收勞作的照片,吸引眾多網友關注;另一方面,她和另外兩位駐村隊員,日常開車往返單位與村子時,后備箱總是滿滿當當,裝著同事們預訂的各類新鮮果蔬。
在涇靈北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同樣干勁十足。為深入了解農戶需求,駐村第一書記王照麟和同事挨家挨戶走訪調研。2021年以來,幫助銷售蜜瓜、小番茄等農副產品2萬余斤,價值50多萬元。在拓寬村民增收渠道的同時,駐村工作隊還協助村上引導村民種植娃娃菜、辣椒等特色農產品,并提供技術指導,提升農產品附加值。2024年,涇靈北村種植辣椒140畝,預計產量可達20萬斤,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
涇靈北村致富帶頭人馬恩權在自家溫棚整理作物。
在駐村工作隊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涇靈北村致富帶頭人馬恩權家的溫室大棚,此時他正在為作物進行人工授粉。作為村里最早富起來的村民,他還帶動村里不少鄉親一起干,共同增收致富。說起剛承包溫棚的那段時間,馬恩權說:“我就想著,自己先蹚出條路來,沒想到漸漸地大家跟著一起干,都過上了好日子。”馬恩權質樸的話語里,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涇靈南村舉辦新春運動會,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
4年來,駐村工作隊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他們全方位為種植戶護航,技術支持從不間斷,銷售平臺搭建得力,力求讓市場開拓邁向更廣闊天地。
筆者用相機記錄下馬恩權和周買兒兩家人忙碌且幸福的模樣,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為涇靈南、北村帶來的巨變。草莓、辣椒、西紅柿……這種類繁多的作物既是舌尖美味,更是村民致富的“金果果”,讓往后的生活滿溢希望之光,兩村村民的日子如同那些紅透的草莓,愈發甘甜。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