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25 14:37
翟夢菊
當清晨的金色陽光灑在青海曲麻萊縣的大操場上,久美多杰告別了阿爸阿媽,帶著他心愛的足球,與曲麻萊縣青少足球隊的其他小伙伴們一起,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開啟一場專屬于綠色、能源、科技與未來的科普探索之旅。
高鐵奔馳在青藏高原。在北京,國家能源集團“綠絲帶”志愿者們也在緊張地忙碌著,為迎接曲麻萊足球小將們的到來做足準備。“這次我們選擇了孩子們感興趣的特色課,同時還設置了很多互動參與環節。比如做趣味游戲、繪畫手工、觀看動畫片和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風機模型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知識內容,讓孩子們最直觀地感受到科技對生活的改變,激發興趣,爭做環保小衛士。”綠絲帶志愿者講師喬楊說。
“綠絲帶”做媒,把綠色發展硬道理轉化為有趣易懂的環保科普活動
一雙雙渴望求知的大眼睛,足球小將們展現了如同在綠茵場比賽時的專注和認真,仔細地聆聽講解。在國能科環集團一樓約1000平方米的智慧展廳里,可以看到一個清潔的、綠色的、高科技的未來城市愿景。10個展示區域,各板塊綠色、節能、低碳理念,結合展板、模型和電子視頻展示,重點圍繞綠色節能環保,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電力,以及高科技智慧化、數字化電站等先進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以具象生動的形式向受眾展示了一幅能源科技未來藍圖。
從“無廢城市”到“了不起的鍋爐黑科技”,再到“腦洞大開的新型材料”,參觀行程緊湊又充滿了樂趣。國能科普課堂上,志愿者們用《微風也有大能量》《看不見的微塑料》兩節生動的課程,互動式與孩子們展開了一場關于清潔能源開發及微觀污染科技環保知識的探討。久美多杰驕傲地說:“我在家鄉也看到了高大的風力發電機,今天聽了介紹才了解到它的工作原理,真的太有意思了!”帶隊老師杜老師也感慨:“孩子們能到這里對能源知識有所了解,能夠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更加關注清潔能源,加強環保意識”。
曲麻萊足球隊的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綠水青山”。如洗的藍天,碧綠的青山草原,清澈流淌的湖泊和城市的摩天大樓、新能源電廠、機器人等景物和諧地出現在孩子們的畫中,那是高原孩子對家鄉未來的美好憧憬與期盼。“綠絲帶”則正是這些孩子們心中的綠色引路人,國能綠絲帶科普不僅為孩子們播下綠色的種子,更將綠色、科技、環保的理念深深植入他們的心田。
近年來,“綠絲帶”開放日、特色科普日活動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歡迎,組織參觀、專業化講解、授課、手工搭建、多彩繪畫、拍賣紅花等活動環節,增添了科普活動的趣味性與互動性。“綠絲帶”為青少年提供近距離感受和體驗科學的機會,逐步構建起“能源科普少年營”全方位服務體系,2024年暑假迎來了“首屆青少年科普央企營”的一百名學子們。目前,智慧展廳累計共接待參觀者2100余人次。
“綠絲帶”搭橋,將綠色發展激活志愿服務環保科普品牌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多年來,國能科環集團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壯大綠色能源建設開發,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國能科環“綠絲帶”志愿者協會是該公司團委領導下的青年自組織,作為青年志愿排頭兵,緊跟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與踐行“國之大者”、綠色能源革命緊密結合,立志成為“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錘煉,牽頭創建了“國能科普”志愿服務品牌。面對全國不同的受眾群體,提供參觀、講解、研學等志愿服務。圍繞國家能源集團綠色產業鏈創新鏈,搭建了“3+4+N”環保科普創新體系,包括叢書、媒體、課程、少年營,團隊、競賽、產品,以及N個兄弟單位、社會各界共同構建起環保科普站群。現已開發形成“有愛、易懂、正能量”《碳循環與溫室效應》《綠色電力“挖出”大大藍天夢》《如果風知道》《國之重器重載列車》《探秘水舞魔法》《從0到i的國產化之路》等適用于幼兒及青少年的優質環保課程。
這些課程如同一扇扇通向未來科技的大門,不僅讓人們對能源環保知識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更將綠色發展的清新空氣吹進人們的心田。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著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讓綠色發展真正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共識和行動指南。作為連接企業與社會的綠色使者,“綠絲帶”積極“搭建橋梁”,通過科普課程將廣泛傳播綠色發展理念,聯合海淀團區委、聶榮團縣委等多個市縣級團委、中國科協、北京科協等單位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等活動80余次。在北京八中、赤峰喀旗小牛群小學等60余所中小學留下了綠絲帶們的身影,服務覆蓋約5200人。綠絲帶環保科普行動,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激發著社會各界參與綠色發展的熱情和活力。
“綠絲帶”引路,讓綠色發展真正成為每個人的行動指南
國能“綠絲帶”青年志愿者協會自2014年成立以來,以專業知識為帆,以無私奉獻為槳,傳遞著綠色的力量,點亮了希望之光。收到社會各界感謝信11封、錦旗5面,更在內蒙古赤峰團市委的感謝信中,被深情地稱為“學雷鋒的實踐行動者,情系貧困學子的青春之歌譜寫者”。
每年新員工入職時候都會有許多來自高學歷、思想進步、業務精湛的青年志愿者慕名加入“綠絲帶”,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并肩作戰,共同為這片熱土播撒愛與希望。如今,千余名青年傳承了志愿者的精神,在工作之余發揮著他們的專長,也在志愿工作中不斷鍛煉和成長。通過自己的方式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一顆綠色的種子。據統計,項目啟動至今已累計服務292次,參與志愿服務3000余人次,總時長達17500小時;100余名志愿者光榮入黨,38名志愿者榮獲了“優秀志愿者”稱號。
綠絲帶榮獲“首都學雷鋒志愿服務示范崗”“首都最佳志愿服務組織”“赤峰團市委愛心單位”等榮譽,智慧展廳更是榮膺“全國電力科普基地”“國能科普示范基地”。榮獲“2023年首都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多項榮譽,受到《中國青年報》、學習強國、《科技日報》《中國電力報》等20余家主流媒體廣泛報道。
“綠絲帶”緊跟綠色發展的脈搏,用無悔的青春和熱血的拼搏,將企業綠色發展的硬道理轉化為一首首悠揚的青春之歌,飛入尋常百姓家,讓綠色發展真正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共識和行動指南。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