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08 14:33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王磊)目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缺少專職工作力量和可靠監控手段,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團委(青工委)聚焦環境保護問題,成立專項青年志愿服務隊,組織動員青年志愿者開展減污凈灘、動物救助、愛鳥護鳥等保護生態安全志愿服務項目,駕駛無人機沿著電力線路巡視方向為生態安全“站崗放哨”。
兩級聯動“強部署”。針對項目的特殊性,該公司團委(青工委)制定出臺《青年志愿服務管理辦法》,建立注冊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累計和績效評價機制。青年志愿服務隊結合運維倒班工作特點,采取“8小時以內”在崗保電、“8小時以外”志愿服務的一體管理模式,當班人員崗哨一體,主動擔任生態“放哨人”,休班人員聞令而動,隨時打響生態“保衛戰”。
聞令而行“有措施”。通過派發宣傳畫冊、無人機循環宣講等形式,宣傳愛河護河理念。線上依托無人機巡檢及時發現黃河周邊垃圾和受到破壞的河道,常態化開展黃河垃圾清理、無人機打撈漂浮物、清淤保潔等工作,修復受到破壞的河道河床。同時,發揮無人機巡視全時段、全方位、全覆蓋的優勢,通過巡檢“放哨”,及時掌握黃河流域受傷受困動物情況,迅速開展情況反饋、包扎救治、平穩安置相關志愿服務,針對性開展候鳥遷徙巡視護航工作,多舉措保護生物多樣性。
質效提升“融創新”。創新引入無人機巡視監控及隔空喊話技術,既解放傳統巡邏投入的過多人力,做到24小時全覆蓋、無死角發現生態安全隱患,又在生態環保宣傳、制止破壞生態行為、高效凈化環境衛生方面發揮作用。創新在志愿服務工作中常態化開展青年志愿者培訓教育、表彰激勵及推優薦才工作,3人在無人機巡檢技能競賽中獲得自治區級以上青年崗位能手,2人成長為中層管理人員,5人獲評自治區級以上團青榮譽或獎項。
常態治理“出成效”。開展河道垃圾清理、打撈等志愿服務80余次,助力包頭地表水質優良比例超過83%。常態化實施救助行動,依托無人機開展巡邏43次,累計發現并制止黃河流域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等隱患事件8起,沿線救助、治療、安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20余只,護航候鳥平穩遷徙7次。累計為輸電線路上受傷受困鳥類的鳥類平穩“搬家”26次,志愿者自發捐款搭建人工鳥窩8個,全天候照看國家珍稀鳥類平穩孵化11次,生物多樣性保護初見成效。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