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08 14:33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李春蓮 鄒德訓)11月6日,在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黑泉鎮珍珠灘杰達農牧循環發展產業園內,工人正在將烘干后的枸杞封裝。這個占地1300畝的產業園有機枸杞種植基地,以前都是撂荒的鹽堿地。
“我們種植的是有機枸杞,使用生物農藥和礦物質肥料,經過500多項嚴格測試,已經通過了歐陸認證標準,有了電力的‘加持’,采用先進的烘干設備,達到了‘零農殘’,具備出口歐美、香港、澳門等地的資格。”黑泉鎮引進培育的龍頭企業甘肅榮升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成介紹。該公司從2016年在十壩灘建塘壩、鋪滴灌帶、種枸杞苗、栽防風林、修烘干車間,經過多年的創業,公司發展漸入佳境,目前,采取合理密植、科學管護等措施集中連片種植枸杞,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村民就近務工,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國網白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對灌溉用電設施進行巡視。喬衛明 攝
近年來,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堅決落實好中央1號文件,把幫扶農村發展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積極主動配合地方政府工作,為做好鹽堿地治理提供堅強的供電服務支撐。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提升農網供電能力,加快建設現代智慧配電網,保持合理供電裕度,積極配合政府治理鹽堿地,實施“低電壓整治”“能效提升”“地埋線臺區”等改造升級工程,靶向解決農村配電網“卡脖子”、頻繁跳閘等突出問題,有效保障農業生產、鄉村產業以及農民消費升級的用電需求。僅在2024年就投資用于鹽堿地治理的農網鞏固提升單體工程24項,共計投資9.23億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205千米,新建及改造配變411個臺。
大力推廣旱作農業、節水農業,電力服務功不可沒。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積極做好“三農”用電,助力糧食豐產增收。目前,甘肅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870萬畝,開發鹽堿地荒地44萬畝,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112支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定期組織開展農時農事用戶供電設施特巡,對涉及農田用電的2529條供電線路、3.62萬個臺區、4.68萬臺套農業排灌設施開展全方位隱患排查,保障農時農事用電無憂。全面落實“領導包抓督辦、項目長總負責”的報裝項目服務機制,將報裝服務鹽堿地治理落實到田間地頭,開展獲得電力檢視及農田機井管理專項督導檢查,開通機井用電報裝“綠色通道”,快速推動 703個項目及時接電。主動對接協調各級政府簽訂“村網共建”協議1412份,建成“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583個,努力擦亮“國網電網”服務品牌。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讓生態美起來,做實綠色文章。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支持鹽堿地特色產業發展,服務養殖企業電氣化轉型,針對農墾天牧、瑞嘉牧業等龍頭養殖企業,客戶經理上門服務,對電孵化、熱泵等電氣化關鍵設備開展用電安全檢查172人次,為電氣化養殖保駕護航。助推高原夏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甘味”特色農產品產業規劃,全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用電需求,高效帶動倉儲物流行業發展,服務各類倉儲物流企業56家,推動建成倉儲保鮮冷庫 130萬立方米,積極打造“甘味”農產品。
昔日鹽堿地,今朝聚寶盆。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將主動服務和對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持續發揮電力行業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鹽堿地治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優質、高效電力服務,為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鹽堿地治理提供可靠電力的支撐。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