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1-04 15:40
文隆 徐克 焦永生
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用電問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聚焦“五個振興”,實施示范村電網質量提升,落實“四個不摘”,持續開展結對幫扶……數年來,國網許昌供電公司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主動扛穩電力保供責任,全力支持許昌市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
“共享電源”為民服務解民憂
近年來,“夜經濟”“地攤經濟”熱起來了。自從在道路兩側安裝了“共享電源”裝置,許昌曹魏古城商業街、北海公園龍泉街夜市區比以往更熱鬧了,一下成為周邊流動攤點的集中擺攤區域。
曹魏古城商業街位于許昌市中心、北海公園位于許昌市城鄉交界處,去年夏季了解到上述兩個地點流動攤位存在私拉亂扯電線、轉供電加價、氣罐設備老化等問題,許昌供電公司積極應對,在曹魏古城商業街和北海公園安裝了56個掃碼用電點,每個用電點2個插座,共計112個插座,可同時滿足112個地攤商販使用。
“曹魏古城商業街和北海公園共享電源的用電量和用電次數在穩步增加,說明大家已適應并接受‘掃碼用電’。不少商戶希望這樣的電源插座能再多一些。”該供電公司員工莊超楠介紹說,這個共享電源裝置點可以說是許昌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共享電源”作為新興設備,不僅解決了商戶用電難問題,在使用上也十分方便快捷。“即掃即用、精準計量、僅收電費、即時退費”是“共享電源”的最大特色,據了解,許昌北海公園共享點是全國單個點位設備最多的共享電源裝置點,除了供市場攤點使用,市民也可以掃碼為電動車、手機等充電,方便群眾應急用電。
電力助力“蜂蜜村”加倍“甜蜜”
走進河南許昌長葛市大周鎮和尚楊村蜂業基地,這里擁有大周鎮唯一的“電商一條街”,街道上一輛輛廂式貨車川流不息,無數的蜂蠟、蜂膠及周邊蜂產品從這里通過快遞發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許昌長葛市大周鎮和尚楊村蜂業基地。
和尚楊村蜂產業歷史悠久,村內有各類蜂產品加工企業、作坊130 余家,主要生產提純蜂膠、花粉、蜂王漿等產品和養蜂用具。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從事蜂產品生意,每年蜂產業產值達7億元,在廠里上班或自己當“小老板”,村民人均每年可創收5至310萬元,這份“甜蜜事業”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隨著時代發展,如今村里的蜂業企業生產線基本都實現了自動化,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的蜂蠟如果停電超過一天就會凝固,臨時停電會造成巨大損失,自從供電所給我們廠安裝了專用變壓器,現在基本上沒有停過電了。”河南省維康蜂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楊亞鵬說道。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主要路徑。為助力和尚楊村蜂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截至目前,國網許昌長葛供電累計投資55萬元,在和尚楊村建設改造3個臺區,增容1200千伏安,改造400伏及以上線路2600米,下戶線4350米,有效提高全村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2023年11月,和尚楊村被授予“國家電網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稱號。
駐村更“助村” “小產業”帶動“大增收”
金秋十月,在張村廟村食品加工廠魔芋絲生產車間內,只見工人們來回穿梭搬貨,現場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許昌禹州市淺井鎮張村廟村食品加工廠生產車間。
張村廟村位于禹州市淺井鎮南1.5公里,是國網許昌供電公司的定點幫扶村。村里產業結構單一,農業產業效益不高,大部分勞動力以外出打工為主,人均年收入僅有1萬多元,是典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2022年10月,國網許昌供電公司駐淺井鎮張村廟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洋到崗后,主動聯合村“兩委”,積極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向河南省電力公司爭取到43萬元捐贈資金,在村里建設了面積近1000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廠。該食品廠可日產魔芋絲2000斤,安置了張村廟村30名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元,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
“現在工廠開在村子里,賺錢顧家兩不誤,多虧了劉書記。” 52歲的李記生是禹州市淺井鎮張村廟村的村民,談到劉書記時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國網許昌供電公司結對幫扶張村廟村后,先后在張村廟村投資171.2萬元,新建供電線路4.8千米,新增臺區6個,總容量1100千伏安。同時,在村里設立“電力便民服務點”,以“村網共建”便民服務點為依托,全面摸排解決留守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用電需求,改善村里生產生活用電條件。
行走在許昌大地上,高高的鐵塔架起閃光的銀線,電力的勢能在有限的地域里被放大,源源不斷為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注入不竭動能。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