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26 14:47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薛婷)“以前加工粉條和面全靠手工,現在好了,有了電力的加持,攪拌機、打粉機、蒸煮鍋等用電設備我們都用上了,干凈衛生、省時省力、溫度恒定,產業發展得好,離不開可靠電力支撐。”9月24日,甘肅民樂縣六壩鎮的苗琳薯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對為粉條加工設備開展用電檢查的國家電網甘肅電力(張掖電駱駝)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說道。
走進該企業工廠車間內,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排排如瀑布般飄逸的洋芋粉條高掛懸起,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色澤鮮亮、香氣四溢。漏粉、撈粉、搭粉、上架、曬粉,各個工序上的工人師傅們配合默契,有條不紊地進行粉條加工。
據了解,苗琳薯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銷售純馬鈴薯手工粉企業,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該企業自成立以來,建成不銹鋼超大成型機頭、條型電煮鍋和噴淋式輸送帶等先進設備,新建純洋芋淀粉、粉條及各類粉制品加工生產線2條,日產各類粉制品2噸,年均生產粉條、粉皮400多噸,年銷售收入640多萬元,年純利潤達100多萬元。
正宗粉條的成型,需要攪粉、倒漿、切割、烘干等多道工序,這一切都離不開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為使各加工點用上放心電、滿意電,國網甘肅民樂縣供電公司主動上門提供全過程跟蹤服務,對粉條加工點的用電線路、設備進行全面“體檢”,全方位巡查淀粉機、粉條機和冷藏室內專用設備的開關電源,“線上+線下”隨時解決用電問題。并根據該企業用電負荷和加工計劃安排,從節能用電、安全用電等方面為客戶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其降低用電成本,實現小產業里的大“薯”光。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自企業成立6年以來,供電人員不僅主動上門為廠房用電設備義務體檢,也為馬鈴薯種植基地的春種秋收、澆水灌溉解決用電問題,有效緩解了產品加工與供應鏈的供需矛盾。該公司安排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企業“量身定制”一對一服務,第一時間處理用戶需求,開通報裝“綠色通道”,組織人員不定期檢查供電設施設備,開展能效服務,為優化營商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俗話說,春種土豆秋打粉,寒冬臘月下粉條。土豆粉口感爽滑,營養豐富,是北方百姓餐桌上常用的食材,故而也成了當地有名的特產。“馬上就到粉條生產用電的高峰期,那時候正是農閑時節,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還能照顧家人,真好。”土豆粉成了附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條”,村民們紛紛稱贊。
如今當地的粉條產業不斷發展,產業鏈延伸,實現了粉條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一根根象征著“好日子”的白色洋芋粉條晶瑩剔透,加工產業更是蒸蒸日上。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