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09 14:22
黃情 趙攀
盛夏時節,酷暑難當。
在海拔2300米、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的懸崖峭壁上,有一支水電建設隊伍,在高達700米的懸崖懸空之處,方寸側身之地,夜以繼日,不畏艱險,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開鑿著通往金沙江上游在建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壩肩開挖的奇跡之路。
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炎炎烈日暴曬著他們的身體,欹側的山石參差交錯阻擋著他們的腳步。腳下的金沙江水洶涌咆哮,工程機械轟鳴,汗水灑落,一腔熱血早已沸騰。為了搶回滯后的工期,懸崖上的突擊隊,臨危受命,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打響了一場實現“彎道超車”的壩肩開挖攻堅戰。
迎“難”而上,立誓不完工不下山
金沙江是一條英雄的河流,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的英勇事跡,為這條紅色的河流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新世紀能源開發留下了大無畏的精神氣魄。
國家能源集團金沙江旭龍水電站作為金沙江上游最大的水電站,是《長江保護法》實施后長江流域核準的首座大型水電站。電站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巴塘縣和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交界,是金沙江上游水電規劃“一庫13級”的第12個梯級,總裝機240萬千瓦,最大壩高213米,平均年發電量約105億千瓦時,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86萬噸。
旭龍水電站工程建設條件復雜,具有“地震烈度高、壩區邊坡高、環保要求高”和“溫度控制難度大、發電流量變幅大、移民安置難度大”的“三高三大”特點,水電工程建設極具挑戰。
2024年4月,旭龍水電站大壩兩岸邊坡開挖全面鋪開。施工的場地,位于垂直高度達700米的金沙江畔的懸崖峭壁上,地勢險峻,工作面狹小,令人望而生畏。不僅如此,當地氣候環境復雜,暴雨、高溫、狂風等極端天氣多發易發,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一陣刮得人站不住腳的狂風,都能讓施工說停就停,開挖進度十分緩慢,工期逐漸出現滯后。
時間緊、任務重、環境差、技術難、標準高……旭龍壩肩甫一開挖,就把工程施工領域能碰到的難題碰了個遍。如果開挖滯后,將會直接影響后續大壩混凝土澆筑等一系列工程進度,項目通過前期大江截流爭取到的超前工期,將會付諸東流!提前鎖定投產發電目標也會岌岌可危。
怎么辦?所有人急在心頭、一籌莫展。
“在確保人員安全和工程質量的情況下,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搶回工期。國家能源集團金沙江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楊榮,在5月的月度黨委會上,代表公司全體黨員立下了錚錚誓言。
強力攻堅態勢下,金沙江旭龍公司全員誓師。現場成立了壩肩開挖攻堅“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不搶回工期不休息,不完成開挖不下山”,旭龍建設者們豪氣干云,誓言響徹金沙江畔,一場在懸崖峭壁間與時間賽跑的壩肩開挖攻堅戰拉開了序幕。
崖上攻堅,“百米沖刺”奮起直追
金沙江上游氣候多變,旭龍電站又地處干熱河谷,巖質疏松,植被稀疏,雨天極易引發地質災害,邊坡滾石、道路損毀頻發。進入5月中旬,酷暑、高溫等極端天氣更加頻繁,給兩岸施工帶來嚴重影響。
工期就是命令,節點就是責任。旭龍項目現場所有人都踏上懸崖,伴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迎高溫、戰酷暑、頂狂風、迎暴雨,鉚足了干勁。
要開挖邊坡,就要在近乎90度垂直的懸崖峭壁上鑿洞打樁、定向爆破,進行開挖支護,開辟出固若金湯的穩固作業面,為大面積開挖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在復雜地質懸崖上挖出最優的工作面,旭龍的建設者們開展了“邊坡開挖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成立以黨員為骨干的技術小組,采用鎖口錨筋樁/錨桿+系統錨桿+預應力錨索+邊坡掛鋼筋網噴混凝土的方式,找到邊坡支護方式的科學路徑,保證了壩肩邊坡的穩定與安全。
在大壩右岸壩肩二級邊坡開挖過程中,2480米至2463米高程區間段,遇到了強卸荷地層地質復雜,表層分化深切嚴重的難題,薄壁剝離開挖,致使整個施工面臨工作面狹小、無法機械化作業、避炮困難、難以形成施工平臺、安全問題突出。
為盡快解決這一施工難題,加快施工進度,金沙江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肖培偉駐扎在旭龍項目現場,帶領壩肩開挖攻堅“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與各參建單位和設計單位一起,群策群力,技術攻關。經過多次深入研究及現場實踐,采用首件制方法,將每一個工序作為首件工序,制定作業指導書和施工工藝方案,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策劃、修正、實施、驗證總結,成熟后再進行推廣實施。就這樣一處一方案,分步實施,從根本上破解了地質變化大、標準施工方案不適用的難題。在爆破作業中,現場施工嚴格按照一炮一總結的方法監督施工,做到精益求精,確保了大壩右岸壩肩二級邊坡開挖順利完成,并且開挖輪廓線、開挖殘留炮孔痕跡均分布均勻,外觀質量良好,為今后壩肩槽開挖儲備了施工和質量管控經驗。
在全力攻堅之下,壩肩開挖克服環境、技術多種制約因素,進度得到了顯著提升:
5月23日,大壩左岸順利開挖至纜機平臺2393米高程,大壩邊坡開挖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大壩材料轉運、混凝土澆筑發揮重要功能;
7月10日,旭龍水電站大壩右岸進水口邊坡開挖支護工作正式啟動,提前35天完成集團年度節點目標;
7月28日,旭龍水電站大壩左岸三級邊坡格構梁全部澆筑完成,為大壩邊坡穩定提供了安全保障;
8月6日,旭龍水電站大壩右岸壩肩二級邊坡開挖完成,為著力打造精品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提供堅實保障。
攻堅克“難”,千錘百煉始得成鋼
旭龍電站大壩邊坡開挖施工,既是對金沙江公司工程建設能力的檢驗,也是對旭龍建設團隊的極限考驗。
攻堅誓師后,旭龍建設者們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志,每天24小時吃住在工地,緊盯工程進度。壩肩開挖攻堅“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成員共有7人,他們白天組織施工,晚上靠前服務,深夜11點、凌晨2點和5點進行夜間巡邏,一天兩班倒,沒日沒夜地扎在現場,電筒圖紙隨身帶,烈日驟雨不后退,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困難,積極協調施工隊伍作業。
在開挖初期,作業不順,工期在焦慮中不斷收緊。攻堅隊主力、旭龍公司第一黨支部書記何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盯著施工日報上一個個冰冷的數據:“工期已滯后三天、五天、七天、十天......”他心里被分秒流逝的時間時刻揪著,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壩肩開挖攻堅戰打響以后,憋悶已久的何磊看到了曙光,他第一個站了出來,對工程處全體員工說:“我是黨支部書記,又是工程處主任,第一個星期的夜班我先包了,老黨員、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請做好準備,任務不完成,我們絕不撤退。”
陡峭的懸崖峭壁上,河谷風聲、奔騰江水聲、設備轟鳴聲交織,“青年突擊隊”成員劉哲的身影,在狹長的作業面之間穿梭。誰也不會知道,為了執行夜間值班任務,從小有恐高癥的劉哲煞白著臉,踏上了700余米高處的懸崖作業面。
“第一次上來,云在腳下,山下又一片漆黑,覺得腿肚子都在抽筋。那天剛好遇上刮大風,吹起山上的砂石,砸得頭上的安全帽當當作響,當時都不知道是該覺得疼還是該覺得怕。”
大風來襲,暴雨將至,沒有給劉哲留出畏懼的時間。他咬牙爬上山,帶著施工隊伍撤離避險,同時快速聯系施工方負責人,等待雨停,一道巡查邊坡排架安全、周邊隱患......需要協調的事情還很多,一刻都不能耽誤,任務繁重緊急竟讓“恐高”不治而愈。
“黨員先鋒隊”成員朱榮波,是2023年才入職的新員工,雖然入職才短短的一年,但作為大壩業主代表,經過一年的磨煉,成長飛快。他的工作任務,是白天全天候協調施工單位在峭壁間推進開挖,清理道路上的滾石……夜間11點、2點、5點時段開展巡查。歇息的時間里,小朱常常等不及泡面泡好,就已經累得坐著就睡著了……
突擊隊員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隊員李東白天跟著壩肩開挖施工隊一起在山上吃大鍋飯,晚上一起巡查、住工棚,面對面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題;隊員高鵬每天上山下山攀爬的步數常常穩居微信朋友圈榜首;隊員李俊雄、王恭鑫兩個年輕小伙子半個月值班下來,直接瘦了一大圈......
參與壩肩開挖的水電七局工程部副主任張健由衷地感嘆道:“旭龍公司這群突擊隊的青年業主真是好樣的,現場條件差,生活物資供應難,他們就和我們一起在山上住工棚,吃泡面,晚上一起巡查,每天爬十幾公里山路,一天下來小腿肚子酸痛得不行,第二天還忍痛繼續,這群年輕人真有毅力。”
危難時刻顯身手,平凡崗位鑄忠誠。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中,旭龍水電站建設者們再一次戰勝困難,創造了奇跡。在推進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旭龍工程的建設篇章還在不斷書寫,建設金沙江上游能源樞紐,時不我待。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