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3-21 11:02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陳蒸 邵淑婉 王詩雨)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福州電網設備規模快速增長,隱蔽性隱患增多,再加上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傳統的人工巡檢和告警模式難以提前發現潛在風險。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創新應用國家電網光明電力大模型,通過智能預警實現隱患早發現、早處置,推動電網運維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防御”升級。
3月20日,蓋山變電站10千伏母分開關頻繁觸發電流異常告警,監控人員運用光明電力大模型對電流數據進行實時分析,15秒便能從大量告警中識別出問題根源,自動發布預警信息并生成處置方案,較傳統人工篩查方式效率提升80%,缺陷判別準確率達93%。
“光明電力大模型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電力‘醫生’,能夠快速診斷設備‘病因’并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不僅大幅提高了運維效率,還減少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設備異常預警功能開發團隊負責人鮑曉寧介紹道。以往,遇到設備異常告警,運維人員常常需要花費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趕赴現場排查原因。如今,光明電力大模型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光明電力大模型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深度挖掘,持續學習2000多條歷史故障案例,將電網實時運行數據、設備歷史臺賬及氣象環境信息進行系統融合,自動識別電纜老化、設備過熱等隱患,經過綜合分析生成評估報告。
目前,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已在新一代集控系統中全面接入該模型,對重點負荷突增、三相電流不平衡、主變油溫跳變等異常信號進行監測,實現電網隱患的提前預警。下一步,該公司將結合無人機智能巡查、智能圖像識別等新技術,推廣光明電力大模型在電網運維領域的全方位、多場景應用,打造“智能研判、精準定位、快速處置”的全鏈條防御體系,為守護萬家燈火注入科技力量。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