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2-20 15:15
陳曉莉 李卓儒 梁旭 宋偲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走進國家能源集團重慶電廠輸煤運行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簾,一塊塊污泥隨著運輸皮帶緩緩進入原煤倉,一旁的運行值班人員正仔細查看下泥情況。
“污泥摻燒”是我廠減污降碳,助力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該工序作為本廠科研項目,已全面落地實施。”重慶電廠總經理王新平介紹說,這個項目不僅僅是“點污成金、變廢為寶”更重要的是實現了能源替代,從而緩解碳排放壓力。
運行值班人員監視白泥摻配各參數。
重慶電廠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履行社會責任,結合企業當前生產經營實際,以研究降本增效及節能減排為新舉措,以推進煤泥固廢再利用為出發點,探究將城市污泥用于摻燒的可行性。
周邊區域的污泥運送到電廠,輸送到原煤倉,通過制粉系統干燥后,與燃煤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鍋爐燃燒,利用電廠的高溫高壓燃燒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并同時回收污泥中的能量,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有效避免因污泥處置不當而對環境產生的二次污染,促進節能減排和污泥資源利用的需要。
重慶電廠進行白泥摻配培訓。
自2023年3月項目投運以來,已累計摻燒污泥7.5萬噸,實現利潤75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約1.37萬噸,實現較大經濟價值。
“這套項目被中國節能協會熱電產業委員會評為‘十四五’熱電產業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獎一等獎,并入選‘十四五’綠色低碳綜合能源發展暨煤電機組‘三改聯動’示范案例。”王新平說。變固廢為寶,不能僅靠嘴上說,要落到實處,落到行動中,積極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速實現產業由“黑”變“綠”,提升企業降碳減污水平。
重慶電廠污泥間卸泥。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重慶電廠始終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為指引,深入踐行“減污降碳,大力推進綠色經濟”,在成功投運污泥摻燒項目的同時,脫硫系統的白泥摻配項目也取得可喜的成績。
王新平介紹說,“用白泥替代石灰石作為脫硫劑,不僅可以降低脫硫劑成本,還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這也是該廠落實減污降碳,助力綠色發展的另一個實踐項目。”
造紙白泥是造紙廠堿回收車間產生的二次污染固體廢棄物,主要成分為粒度極細的CaCO3。國內大多采取圍地堆放的方式處理白泥,由于堿渣堿性較強,氯離子含量較高,這種處理方式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同時對周圍的土壤和水資源造成了巨大污染。由于白泥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用于煙氣脫硫原理和石灰石相似,完全具備替代石灰石作為煙氣脫硫劑的條件。
自2023年白泥替代石灰石項目成功投運以來,重慶電廠制定詳盡的運維管理制度,確保白泥處理的高效與安全。僅2024一年時間,摻配白泥達10.09萬噸,節約生產成本約346.2萬元,成為全集團為數不多年摻配比例超10萬噸以上的企業。
一直以來,重慶電廠積極踐行國家能源集團“無廢企業”建設號召,不斷提高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處置水平,通過投運污泥摻燒系統,有效實施白泥脫硫改造項目,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有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運行值班人員監視污泥摻燒后鍋爐燃燒情況。
“不光是污泥和白泥,我們還將繼續摸索、推進其他固廢資源的綠色利用,今年重慶電廠正在全力推進油基巖屑摻燒項目的環保評測,將重慶電廠打造成西南地區固廢利用示范企業。”重慶電廠黨委書記李曉云滿懷希望地說道。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