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0-15 16:54
王華勝 楊建成 段貴恒
10月14日,中國能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工程”)投建營的全球首個十萬噸級風光氫融合生物質綠色航油示范項目——雙鴨山綠色甲醇與綠色航油示范基地一期工程(以下簡稱“雙鴨山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國家隊、主力軍,中電工程錨定“兩商(工程服務商、投資商)”“兩創(科技創新、價值創造)”,發揮獨特優勢,從產業策源地著手,搶抓機遇和行業制高點,全力打造一批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示范工程、標桿工程,加快培育融合“綠電綠氫綠碳綠色燃料”的大系統工程技術能力,帶動生物質能、氫能、綠色化工等領域技術及裝備發展,協同全產業鏈取得創新突破,奮力打造全球領先的氫基燃料產業亮麗名片。
雙萬億級產業前景可觀
綠色氫基燃料是由可再生能源轉化而來的碳中性燃料。綠色甲醇在國際船運業脫碳中占據重要地位,綠色航油是未來航空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唯一解決方案,被譽為“氫能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正成為民航業首推的綠色替代能源。
當前,綠色甲醇與綠色航油產業正朝著雙萬億級加速起步。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綠色甲醇需求將達到7300萬噸/年,全球綠色航油需求規模將達到3.58億噸/年,在全球民航業脫碳政策趨緊形勢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地摻混綠色航油政策紛紛落地,預計到2030年,全球綠色航油需求量將達到1200萬噸/年。
在上述背景下,中電工程綠色氫基燃料科創中心有關研究表明,我國農林廢棄物資源總量約11億噸/年,位列全球前列,同時,工程建設能力與新能源裝備及氣化裝備水平全球領先,完全具備大規模、低價格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供應潛力。總體而言,我國發展綠色甲醇與綠色航油產業在生產供給側和市場需求端的優勢十分突出。
隨著碳中和愿景及共識愈發深入,面對未來潛在的萬億級大市場,綠色甲醇與綠色航煤產業發展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和關鍵窗口期。
加快未來能源產業市場布局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氫基燃料作為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產業,成為能源行業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當前,主要能源企業競相布局綠色甲醇與綠色航油新賽道。2022年以來,中電工程前瞻研判產業形勢,充分整合產業生態圈,一手搶抓優質項目,一手集中優勢資源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持續鞏固國內行業第一方陣領先地位。
在中國能建首席科學家,中電工程黨委書記、董事長,電規總院院長羅必雄看來,實現產業化發展,綠色氫基燃料要突破生物質氣化技術、電氫碳系統耦合技術、產品認證等難點。
中電工程充分發揮科研資源優勢和產業布局優勢,為攻克綠色氫基燃料產業化難題持續加力。
生物質氣化技術是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產業落地的“卡脖子”技術。中電工程組建“生物質氣化技術路線優選與驗證”專班,先后對國內40余家關鍵設備研發制造企業、技術集成企業、科研院所進行深度調研,形成了多條優選技術路線,并開展了國內首個基于氣流床的100%生物質氣化工業驗證。
在電氫碳系統耦合方面,中電工程充分發揮旗下電力設計院(其中綜合甲級設計院有9家),1家化工甲級設計院的專業優勢,5年前布局開發“風光氫+”一體化系統仿真平臺,解析高效柔性風光制氫與化工過程的“電—氫—碳”耦合機制,研發了波動性風光電力制氫儲氫與安全穩定的化工過程在系統控制、容量配置、柔性裝備、協同策略等方面高效耦合的成套技術。
在綠色認證方面,中電工程積極策劃組建國際可持續燃料聯盟;雙鴨山項目完成了從生物質原料收儲運、預處理及氣化、新能源發電、電制氫儲氫、合成航油到產品運儲調加的全過程、全產業鏈的國際綠色咨詢和認證,保證產品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依托全國首個十萬噸級第二代綠色航油示范項目,中電工程與此領域國內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深度開展從關鍵裝備到大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多項核心技術創新,推動我國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助力“氫綠龍江”發展
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綠色電源及綠色氫源,生物質資源提供綠色碳源,綠色電—氫—碳協同構建綠色甲醇、綠色航油等新型能源的生產體系。
據中電工程綠色氫基燃料科創中心專家介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發展應優先考慮在生物質資源和風光資源豐富地區。根據我國資源稟賦特點,東北地區生物質和風光資源豐富,是開發綠色氫基燃料的首選區域。
2024年5月8日,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政府與中電工程簽訂生物質綠色甲醇與綠色航油一體化項目合作協議,開啟了雙方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中電工程充分依托地方產業基礎及資源條件,發揮“新型能源系統規劃、綠色能源化工一體化、投建營一體化”優勢,積極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正式開工建設的雙鴨山示范基地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綠色航油、20萬噸綠色甲醇。其中一期項目規劃建設10萬噸/年綠色航油項目,總投資達60億元,主要包括生物質收儲及預處理、風光發電及制氫儲氫、生物質氣化、費托合成航油等單元。
雙鴨山地區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綠電、綠氫及綠碳協同性優越,是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的理想之地。項目有機融合農業、能源、化工、交通等多領域,可帶動生物質及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高價值轉化,對加快新能源規模化發展、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保障綠色航油安全供應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雙鴨山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碳減排25萬噸,高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賦能雙鴨山市“化石煤城升級綠色油城”轉型發展,助力“氫綠龍江”行動。
“中電工程將積極整合優勢資源,聚焦項目全產業鏈和生命周期,高標準、高水平推進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全力以赴將雙鴨山項目打造成精品行業內首屈一指的精品示范工程。”羅必雄表示。
據了解,依托雙鴨山項目,中電工程以“投建營一體化”模式系統推進項目開發布局,先后在雙鴨山市、白城市、吉林市、興安盟市、克拉瑪依等生物質資源富集地區,簽約多個綠色甲醇以及綠色航油生產基地項目,并正在推動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氫基燃料系統解決方案——“中電氫燃方案”,向世界遞出一張綠色氫基燃料產業的中國“金名片”。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