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6-05 17:50
張海洋
5月10~12日,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成功舉辦。“品牌,讓世界更美好”——世界500強品牌發展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世界500強及全球知名品牌的代表齊聚一堂,共論ESG可持續發展主題,共話通用ESG標準與企業品牌建設,同繪全球可持續發展藍圖。
在中國經濟社會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背景之下,ESG不僅是企業適應全球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也是品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的重要途徑。世界500強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的過程中,正以ESG為戰略思維工具,將ESG作為品牌建設的核心動力,以此增強市場競爭力;并開始對供應鏈提出明確的可持續發展和ESG要求,通過ESG實現多元協同發展。
UESG優世界綠色發展藝術大使——“鳳還巢五重奏”演奏優世界
為了幫助更多中國企業通過ESG提升企業品牌的國際競爭力,以及推動更多跨國企業、跨境投資者對于中國ESG品牌企業的了解,《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制訂工作在論壇上正式啟動。由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立項,UESG優世界(中國)作為主導起草單位,聯合國際與國內權威機構,標桿企業與專家學者共同起草。《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是首個評價“綠色可持續發展企業”的團體標準。這標志著綠色可持續發展進程的全面推進。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UESG優世界(
通用ESG規范啟動
加速企業綠色轉型
近年來,我國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其中《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積極開展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評價。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投資者、上市監管對于ESG要求也持續提升。確立通用的ESG標準,將幫助企業落實和推進企業ESG發展,促進企業綠色轉型。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宇在論壇致辭中表示,非常期待和社會各界一起,以《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為引領,踐行綠色和高質量發展理念、構建全要素產業生態、賦能企業創新發展,攜手讓企業品牌做優做強,走向世界。聯合會高度重視ESG工作,承接了上海《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系列政府委托事項,聚力全社會各個行業企業綠色生產力的提升。
UESG優世界(中國)董事總裁曲庭賢在介紹中表示,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是大勢所趨。通過統一的執行框架和系統化、科學化的評價方法,可以甄選出一批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標桿企業,并賦予其通用ESG企業編碼。UESG優世界(中國)作為通用ESG標準認證與公示機構,也將聯合國際與國內權威機構、標桿企業與專家學者共建通用ESG信息公示平臺,并收錄這些編碼企業,將更透明、更有示范效應的ESG企業信息進行全網公示,讓更多的企業學習并效仿。
世界500強企業共同參與
完善全產業綠色供應鏈
在世界500強圓桌論壇的交流中,江蘇現代低碳技術研究院院長徐擁軍表示,把ESG和可持續發展有效整合到企業發展品牌戰略中,是企業品牌戰略的核心內涵,也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國際通行證。培育以世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為主體,以鏈主企業為龍頭的綠色供應鏈,既能提高鏈主企業的品牌形象,又能切實為企業節能增效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帶來實際價值。
協鑫集團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兼首席品牌官張秀偉說,協鑫對上萬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提出遵循ESG原則的要求,通過優化供應鏈,確保整個生產過程的可持續性。博世(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總監徐跡說,越多越來的企業,尤其是整車制造商,開始對供應鏈提出明確的可持續發展和ESG要求。
鏈主企業踐行ESG的行動加速提升了供應鏈條上各企業的ESG意識,但由于各個規模企業的ESG實踐起點不同、標準缺失、人才匱乏、管理者決心不足和全產業鏈企業的配合欠缺等,企業在面對ESG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論壇的分享中,各品牌企業表示,在ESG的實踐和數據披露中,企業迫切需要通用的方法和指引。《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正是填補了這一空白,普適的ESG標準將幫助各行業企業加速ESG實踐,幫助鏈主企業更快完善綠色供應鏈的建設,助力企業的長期穩定運營,創造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提升品牌力。
匯聚更多企業力量
共同參與規范制訂
ESG一直倡導通過企業的力量,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世界500強企業也將共同參與《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的制訂工作。規范的具體框架將從提升品牌力、降低經營風險、供應鏈管控、促進可持續發展等維度來展開,從而幫助企業加速綠色轉型;《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由全球200多個權威機構、行業協會,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與上市公司共同參與起草。
在啟動儀式中,UESG優世界(中國)綠色發展和平大使郎朗和參與起草的部分標桿企業也一起向社會各界發出誠摯邀約,期待更多企業參與《通用ESG企業評價規范》的起草,共同為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