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3-26 15:39
——施耐德電氣聯手水木明拓打造電氫氨一體化新范式
于淼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這個新能源轉型的時代正在與眾多能源企業合作,包括光伏、儲能、充電、氫能等領域,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研發和投入,并致力于技術的迭代更新和本土響應速度的提高,不斷推出綠色創新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以及雙碳目標提供更加強勁的綠色動能?!?月6日,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在耐德電氣與水木明拓(達茂)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木明拓”)簽約儀式上說。此次施耐德電氣將作為業內首家實現電力和流程聯動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與水木明拓攜手打造從綠電到綠氫再到綠氨的全流程優化業務——電氫氨動態聯合仿真項目,助力中國能源綠色轉型再提速。
氫能發展迎來萬億級風口
氫能作為一種潔凈環保、可儲存、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具有來源廣泛、大規模存儲穩定等特點。當前,全球范圍正興起氫能發展熱潮,我國氫能產業發展也已具備較好的基礎,技術不斷升級迭代,預計將進入發展快車道,有望成為萬億級的大產業。
綠電和綠氫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生產和應用關系,因此氫特別是綠氫技術逐漸步入全球脫碳構想。然而,綠電制綠氫再轉化為合成氨的發展,面臨著綠電的波動性、綠氫的經濟性、安全及可靠性等多重挑戰,急需以創新突破技術壁壘,為“零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持續壯大新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
專家普遍認為,發揮氫能的樞紐作用,不斷突破創新氫能與綠色化工技術,構建新能源與化工耦合發展的新格局,是解決全球氣候危機、深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重構全球能源供應體系,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重要方式。
從化工領域用氫企業產量來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22年合成氨產量約為6000萬噸、合成甲醇產量約8100萬噸,其氫氣需求量分別達到約1059萬噸、1012萬噸。從項目分布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其中內蒙古多倫風光儲氫制綠氨項目規模達到60萬噸,內蒙古赤峰風光制綠氫綠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內蒙古通遼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遼寧臺安新能源制氫制氨項目的規劃綠氫合成氨產能均達到30萬噸級別。
“以新能源為中心的新型工業體系時代即將到來。新能源及其氫能載體在工業體系的深度應用,能夠很好地解決新能源高效利用和重工業體系脫碳的難題,但其發展也面臨著新能源給工業體系帶來的能源供給波動、負荷動態變化等全球性技術難題?!北本┣迦A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水木明拓總經理付小龍介紹說。目前,波動條件下的新能源電力與化工的聯合動態運行還是行業空白。
實現電力流程和工藝流程聯動
“此次施耐德電氣與水木明拓攜手打造的電氫氨動態聯合仿真項目不僅在中國,乃至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領先的示范樣本。施耐德電氣將通過打通ETAP電氣系統數字孿生平臺和AVEVA工藝流程模擬軟件,實現電力流程和工藝流程聯動,提高系統的安全穩定性和經濟性,最終形成商業模式,給更多資源豐富地區帶去應用價值?!毙芤苏f。
施耐德電氣將借助其在能源管理、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方面的豐富經驗,通過ETAP電氣系統數字孿生平臺和AVEVA工藝流程模擬軟件的聯合仿真工程研究、工程技術專家的工況場景分析服務等,實現電力流程和工藝流程的聯動,助力水木明拓規劃包括儲能(儲電+儲氫)在內的合理系統配置以及控制策略,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穩定性和經濟性,最終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此外,施耐德電氣還將基于自身遍布全球130多個國家的運營網絡資源、先進的能效管理技術、成熟的電力及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協同水木明拓的技術應用能力以及明拓氫能集團的氫能業務能力,在開拓項目及海外投資業務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綠氫產業不斷發展。
“水木明拓選擇與施耐德電氣合作打造電氫氨動態聯合仿真項目,源于我們相信施耐德電氣強大的電力和流程聯動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力,能夠支持我們突破技術難關,從而共同為全球氣候問題探索可行方案?!备缎↓堈f。事實上,全球如非洲、中東、澳大利亞等許多地區和中國西部地區一樣,有著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但因沒有與工業領域實現耦合,還沒能得到有效開發。此次的電氫氨動態聯合仿真項目,就是想要驗證和構建一個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氫直接耦合的分布式工業體系。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