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07 15:46
李鵬
在基層黨建工作中,“三會一課”是筑牢黨組織根基、凝聚黨員力量的核心載體。然而,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等問題長期制約其吸引力與實效性。國家電投白音華露天礦設備維修部黨支部以問題為導向,創新探索“理論武裝、融創共進、服務社會”三位一體的“三融合”模式,為“三會一課”注入鮮活動能,推動組織生活從“有形覆蓋”向“有效引領”升級,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服務與奉獻雙向賦能,為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生動范本。
理論武裝融合。黨支部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構建“學深悟透+創新形式+知行合一”的閉環學習機制。支委會專題研討聚焦理論難點,黨員大會以“原著導讀+案例剖析”深化理解,黨小組會通過“微黨課+心得分享”強化實踐轉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為打破傳統學習壁壘,黨支部打造“線上+線下”雙軌課堂,線上依托學習強國、電投壹工作群推送“每日一課”和互動問答;線下邀請勞模、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人物開展宣講會,以榜樣力量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思想淬煉,支部黨員的政治判斷力、領悟力顯著提升,為業務攻堅筑牢信仰之基。
黨建業務融合。黨支部堅持“黨旗插在一線、黨員攻堅在前”,將“三會一課”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支委會圍繞年度任務清單,確立“130T自卸車燃油加熱系統改造”“融創工程”項目,建立“支委包保+黨員領辦”責任制,通過黨員技術骨干與群眾組成攻關小組,創新采用智能溫控技術,設備綜合效率提升3.6%,年節約成本超200萬元。黨小組會則化身“技術診所”,針對生產難題開展“病例研討”,推動故障率降低5%。黨建與業務的“化學反應”,讓組織生活成為破解難題的“作戰室”、創新突破的“孵化器”。
服務社會融合。黨支部將“三會一課”拓展至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構建“志愿服務+技術賦能+公益奉獻”三維服務體系。主題黨日活動中,黨員帶頭參與環保公益,清理垃圾、植樹造林,為美化環境貢獻力量;開展“山海相連·衣路溫暖”行動,向涼山州捐贈衣物書籍378件。同時,發揮技術優勢,開展業務“傳幫帶”、紅色大講堂、技術結對幫扶等活動。黨支部用實際行動詮釋“國之大者”,群眾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攀升,擦亮了“紅色引擎”服務品牌。
創新永不止步,實干方顯擔當。國家電投白音華露天礦設備維修部黨支部通過“三融合”模式,不僅讓“三會一課”煥發新生機,更鍛造出一支“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黨員隊伍。未來,該支部將持續深化“三融合”機制,探索“智慧黨建”“生態黨建”等新場景,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注入澎湃紅色動能。
責任編輯: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