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27 14:52
王譯婕 高宇鵬 劉祺
國家能源集團科環集團所屬國能智深公司深耕工控領域40余年,以自主知識產權的EDPF系列產品,在電力、化工、煤礦等多個領域業績顯著,多次在高端工控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創造了數十項“世界先進”和“中國首臺套”。2022年到2023年,國能智深先后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和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行動”,如同插上雄鷹的翅膀,翱翔于改革的天際。
改革之箭精準發力
戰略引領,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
工控系統,被譽為能源裝備的“大腦和神經中樞”,重要性不言而喻。國能智深堅守科技研發“三緊三非、一個領先”責任使命,持續加強自主可控產品的研發和迭代升級,改革精準發力。
由技術專家和工程實施專家組成的“夢之隊”,聚力攻克工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如自主安全可控化工控制系統等,每一個項目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國能智深前行的道路。“夢之隊”隊長是“大國工匠”田雨聰,他總說:“自動化技術革新很快,我們得不斷學習、持續改革創新,將自己的科研與國家的需求、民族的復興聯系在一起,國產控制系統產業化已不再是夢想,我們要努力讓民族品牌持續引領世界!”通過持續開展多方面研究工作,國能智深已率先研發出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全國產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iDCS),實現平臺軟件100%自主化,硬件和操作系統100%國產化。
改革帶來技術飛躍,也帶來了榮譽:該公司2023年度獲得各類科技進步獎10余項,參與的“大功率磁懸浮飛輪儲能及火儲聯合調頻關鍵技術裝備與工程應用”獲評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牽頭主編的國內首個火力發電廠智能控制系統技術規范獲國家能源局批準發布。
改革之風革故鼎新
體制創新,硬核支撐科技創新之路
國能智深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推動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制度化、長效化,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完善科研管理體系方面,國能智深增設董事會科技創新委員會,這個“智囊團”為科技創新重大決策提供建議和支撐,讓企業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國能智深軟件研發部一部經理邢聰聰說:“在這里,我們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無限可能,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和機遇。”該公司在科技資源配置、考核評價等方面持續健全科技創新激勵保障體系,鼓勵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對承擔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勞模工作室、創新工作室以及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骨干人才,申請科技創新團隊獎勵及工資總額單列。通過完善科技人才管理及評價機制,采用多種方式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市場營銷中心總經理齊祥柏感慨地說:“公司市場化管理機制讓我們更加貼近市場,每一次成功都讓我們更加堅信,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改革之舟揚帆起航
自主可控,助推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進程
國能智深著重提升產業鏈控制能力,強化與上下游企業協同攻關能力,致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新成立的天津公司于2023年全面建成投產,正是國能智深改革之舟揚帆起航的生動實踐。
國能智深天津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呂占龍介紹說:“天津公司高標準建設的智能制造生產線,提升了國能智深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及工程服務方面的全鏈條自主可控能力。”該項目同年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
在科研平臺建設上,國能智深超前布局,以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公司重新構建企業研發組織架構,成立科技管理與創新中心,加快國家能源工控系統和信息安全研發中心、國家能源智能發電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步伐。國能智深副總工程師呂大軍表示,通過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國能智深共同圍繞多個技術方向開展前沿及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工作,形成“自主+集成”的創新合力。
目前,國能智深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2項、集團級項目13項,其中,“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一體化智能控制與管控”“大型現代煤化工自主可控智能監控平臺”等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入選集團公司年度十大科技項目;綜合能源發電一體化智能監控平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入選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名單。
國能智深每一位員工都是改革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國能智深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科環集團、國能智深領導層明白:“改革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扎實的行動。改革就是推動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源泉動力。”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