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09 16:53
岳婷婷 由一兵 王偉
題記:這里是幸福黔南,是革命老區,是天眼之城,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更是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的建設“戰場”。這里,一群默默無聞的國華投資新能源基建人,正在為建設“兩高一低”標桿工程辛勞耕耘。
2021年至今,貴州省已建成我國“東數西算”的樞紐節點。算力和數據中心是耗電大戶,需要高質量發電項目提供電力支持。
同時,貴州省是廣東省對口幫扶省。黔南項目在建雙橋、鼠場和獨山三個光伏場站,共計60萬千瓦,項目位于“西電東送”主通道上,投產后,預計年產綠電5.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17.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6.4萬噸。最終,上網電力在供貴州當地云上貴州、天眼和少數民族自治地區使用外,還將通過特高壓通道在粵港澳大灣區點亮萬家燈火。
圖為國華投資貴州項目航拍。
對此,國華投資以“五區域一融入”發展布局為指引,堅持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通過建設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兩高一低”標桿項目,為貴州省打造國家級數據中心、算力樞紐提供清潔能源支持,也為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供作出積極貢獻。
“雨”林里的基建“挑戰賽”
貴州素有“山地公園省”的美譽。延綿山脈是探險者的樂園,卻是基建人的“挑戰賽”。
在項目建設伊始,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部嚴格落實環水保措施,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和防汛預案,結合工程進度和天氣情況,合理管控作業進度、調配人員,全力保障項目順利并網。
圖為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建設現場。
今年6月全國多地暴雨,黔南地區也連續遭遇1個月的大雨天氣。按照國華投資公司下發的整體防汛要求,貴州黔南項目部結合當地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的要求,加強應急值守,根據天氣情況合理組織施工,確保工程建設及人員安全。目前,整個工程沒有因天氣因素影響項目安全施工,升壓站主控樓、生活樓、高壓室等裝修已全部完成,生活樓已入住;升壓站設備全部就位,正在進行一次、二次線纜接線工作;已完成集電線路架線、送出線路組塔架設和光伏區支架基礎澆筑,光伏支架、組件安裝正在持續蓄滿“進度條”。
圖為光伏組件建設現場巡視。
主變等大部件運輸,本就是山地施工運輸的難點,又逢大雨,道路濕滑泥濘自不必說,加上必經村莊的路又窄,雖然運輸前調用了好幾臺挖掘機和車輛對村里的道路進行路勘和荷載鋪墊,可遇到挨著老鄉家墻的“胳膊肘彎”也讓兄弟們犯了難。為了不讓墻體受損,項目組全體員工齊上陣,幾乎是每前進不到一米就要重復核尺和老鄉家墻壁的距離,一個彎道幾乎走了4個小時。最后,在老鄉家的房屋、鄉村的道路都沒有受損的情況下,將主變等設備平穩安裝并正常運行。說起為什么,項目員工們都堅定地說:“黔南這里的村子,鄉親們都是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再加上我們是央企,來建設標桿項目就是為地方發展作貢獻的,所以為了守護人民世代居住的家園,我們不管多難,也要保證鄉親們的財產安全!”。
“橫平豎直、彎度一致”是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施工工藝和設計統籌上的難點。“雙橋、鼠場光伏項目是黔南州的重點項目,也是黔南首批基地項目,我們嚴格按照集團公司和國華投資的管理要求,從設備的選型到施工工藝的要求,從安全管控到分項驗收,充分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高標準’。”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負責人張洪偉介紹說:“為達到‘橫平豎直、彎度一致’的項目建設工藝要求,要提前在前期規劃圖上就做好所有設備點位的測算,甚至要精細到每一個電纜的根數、長度、走位,并提前跟各個施工班組內進行傳達部署,還在建設過程中加強旁站,同時借助業主工程師的力量,強化隱蔽工程質量管控,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圖為“橫平豎直、彎度一致”的電纜溝線纜。
而今,三個項目的中控室,一層層整齊疊放的電纜,一根根顏色標明清晰的線路,正側面印證著項目“高質量”建設的設想正在逐步實現,國華投資貴州黔南新能源大基地的構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擇一業,不懼山海之遠
走進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光伏場區,延綿不斷的光伏板依山而建,在太陽的掩映下熠熠生輝。
圖為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22-29號光伏場區。
很難想象,這是僅有12個人的團隊創造出來的。他們有土生土長投身家鄉建設的“貴州崽兒”,也有從祖國最北邊的黑龍江援建來的東北“老鐵”。
圖為國華投資貴州黔南項目工作人員測量光伏組件支架安裝高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光伏組件傾角正確。
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崽兒”,苗族阿哥何凱2023年3月通過校園招聘入職國華投資貴州分公司,從事項目建設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我老家在遵義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曾經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小的時候家里的燈總是忽明忽暗,也經常停電,就想以后要成為一名電力工程師,所以選擇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后有回到家鄉的機會,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來到國華投資,想著為家鄉的發展作出貢獻。”初出茅廬的他還略顯一絲青澀。
“我是內蒙古人,是從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援建的,22年底就開始接觸貴州黔南項目,從早期選址到升壓站的定位,一直見證他的成長。”東北小伙張洪偉介紹說。“因為當時這里都是山,沒有什么明確的道路,更沒有路標,我們只能順著圖紙去找選點。有一次我們上山選址迷路一直繞到晚上,直到碰見一個放羊的大叔,因為語言不通,靠著比劃的方式讓他們把我們帶下山,我對貴州,特別是平塘縣的村民們非常感謝。升壓站側的村民,我們其實不認識他,以前沒路的時候他都是走小道去種地,但是因為進場道路修好了,他改成騎著小電動車去種地,有的時候在門口路過,還會給我們送點自己種的瓜果。”正是因為這份純純的善意,讓張洪偉更堅定了要把項目建設好的決心。
像他一樣從蒙東分公司援建來的,還有負責生產準備的賀東。
“我們作為生產準備人員,主要工作是從工程建設的初期介入,參與設備選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把關,還包括后期開展設備管理,這對于建設優質工程是很有必要的。”賀東介紹說:“按照國華投資改革方案和‘開發、建設、生產’一體化的管理要求,我們組建了‘聯合矩陣項目部’,積極發揮‘多前端、小前端’的優勢,同時廣西、新疆、海南、湖南、吉林、蒙東等兄弟公司也派出了人員補充到我們的聯合矩陣項目部中協同開展工作,國華投資電力部、安監與運檢中心、工程中心等‘大中后臺’也在人員、技術等方面給了我們強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們的各項工作正朝著既定的目標邁進”。
100年前,“轉折之志”深深鑲嵌于黔山秀水之間;100年后,這里作為西電東送的中心,新能源的長征正在進行!國華投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的指示精神,高標準高質量為貴州黔南發展提供清潔能源支持,在貴州省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的實踐新篇章中,奮力彰顯“國能擔當”。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