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6-18 10:42
呂珺 張紅兵
用工人數減少81人,原煤回采工效提高175%、掘進工效提高142%、輔助工效提高17.5%;2024年原煤產量同期增加2.7萬噸,商品煤產量同期增加4.6萬噸;營業利潤比均衡預算增加4000余萬元......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彰顯了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礦(以下簡稱“老石旦煤礦”)的高質量發展成果。近年來,老石旦煤礦深化“改”的力度,激發“改”的活力,從機構調整、減人提效、科技創效等方面重點發力,通過成立專業化隊伍,優化精減二、三線人員,補充生產一線人員,實現“集中生產、集中檢修”,探索出一條激發企業活力,引領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伴隨著礦井服務年限增長,開采難度增加、配套設備增多、人員結構不合理、作業效率低等問題逐漸顯現。2024年,老石旦煤礦積極調整生產組織,全力推進集中生產、集中檢修,采掘、洗選、運輸全線發力,向高效生產邁進。綜掘隊推行“檢修+生產”并行的兩班制模式,不僅解決早班檢修班、生產班交叉作業以及中班生產班無專業檢修工的弊端,還能夠保障設備開機率。
在準備隊專業化集中檢修的全力配合之下,綜采隊火力全開、鉚足干勁全力組織生產,保證每月至少提前5天完成原煤生產任務,提升檢修質量、保障原煤生產。
洗選作業將原來的生產模式調整為“64小時集中生產+8小時集中檢修”,三天一循環的集中洗選模式,通過連續集中生產,洗選作業各項指標平穩可控,生產影響率同比降低24.7%,商品煤回收率同比提高1.2%。
成立產品質量管理小組,從生產第一步抓起,制定有效的產品質量管理辦法,層層分解指標,根據生產實際動態完善區隊作業規程中的質量管控及相關管理措施,持續加強采、洗、運、銷過程中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構建全面覆蓋的質量管控體系,嚴格保證產品質量穩定。
為解決生產一線從業人員數量嚴重不足的困擾,通過機構改革優化精減二、三線從業人員,補充到生產一線。進行內部機構優化,將原綜采隊檢修班和綜掘隊的兩個班組進行整體剝離,組建準備隊和掘進二隊,向專業化、精益化管理邁出重要一步。
老石旦煤礦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的破立并舉、不斷深耕,把優勢做足,為提升煤礦安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采用VR智能培訓系統,為煤礦安全生產培訓、設備操作提供了一種全新模式,將傳統的安全生產案例與VR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理念進行融合,以三維動態的形式,模擬展示井下真實場景和險情,達到培訓全程數據留痕的“入腦入心”最佳效果。
職工在地下硐室用AR智能眼鏡實時檢測設備運行情況,保障安全生產平穩有序。老石旦煤礦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洗煤廠清水泵房、篩分樓選矸系統、副井口熱風機房、高山水庫水泵房.....實現無人值守集中控制,減少固定崗位人員12人。
職工在創新創效工作室研究探索智能化業務,通過開發集成企業管理過程中人、財、物、產、供、銷等日常業務功能為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和協同辦公平臺,讓工作流程標準化、功能模塊化、數據分析智能化、報表自動化,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老石旦煤礦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用汗水、用拼搏、用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創業畫面,通過機構改革的方式,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職工得到了實惠。
向新,向好,向未來。老石旦煤礦改造升級“老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致力于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使命擔當和真切寫照,陽光照射下的礦區呈現一片生機盎然。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