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7-01 15:15
吳志偉 武志濤 韓春雷 施星晨
日前,中國電建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以下簡稱“福建院”)凝“新”聚力、向“新”而行,多個新能源項目順利并網發電,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貢獻福建院力量!
區域綠色能源新征程的里程碑:伊金霍洛旗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
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30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這座位于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的風電項目,在內蒙古廣袤的草原上,猶如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照亮了區域能源變革之路。
走進項目現場,只見6臺風力發電機組矗立在廣袤的草原上,隨著清風緩緩轉動,將風能轉化為電能,通過配套建設的35千伏開關站,以“全額上網”的模式送至公尼召110千伏變35千伏側,最終匯入內蒙古蒙西電網。該項目總裝機容量30兆瓦,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提供綠電10030.35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35萬噸,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貢獻了堅實力量。
內蒙古冬季漫長且嚴寒,極端低溫可達零下30攝氏度,呼嘯的大風裹挾著暴雪,給項目建設帶來巨大挑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經理楊裕明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帶領項目團隊克服了諸多困難,從復雜氣候環境、場區征地協調、到設備的運輸與安裝,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項目團隊的智慧與汗水。
該項目的全容量并網,意義深遠且影響廣泛。從能源結構角度來看,它是區域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一步,有力地推動了內蒙古蒙西電網清潔能源占比的提升,增強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伊金霍洛旗30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是綠色能源發展征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為區域帶來了經濟與環境效益,更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范本,為建設美麗伊金霍洛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2025年5月21日,由福建院作為EPC總承包項目聯合體牽頭方的三峽福建圣農浦城首期56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儀式在福建南平浦城成功舉辦。
三峽福建圣農浦城56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通過在13座養雞場建設光伏電站,實現分布式光伏和現代養殖產業協同發展。該項目在工程管理、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等方面實現新突破,首創“鋼結構整體滑移施工方案”,攻克復雜地形、多作業面協調及屋頂保護等難題,實現施工效率與安全性雙突破。截至目前,累計提交建設單位6項專利申請,其中3項已獲授權,為同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經驗。
受國家發展改革委136號文中的電價機制改革執行節點影響,為確保建設單位“5.30全容量并網”目標,在福建院領導的大力協調和全力支持下,該項目能源工程分公司總經理方孝伍、項目總監林忠明、副總經理翁建斌多次親臨現場督戰指導,項目團隊以“開局即決戰”的態勢統籌資源,優化雨季與夜間施工方案,精準調配人力與設備,不僅較合同工期提前40余天完成并網,并創下同類型項目全容量并網新紀錄。
圣農浦城項目的成功投產,是福建省近年來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生動實踐,也為福建省建設“零碳園區示范區”提供樣板支撐。
東北區域省級重點大型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現“全額上網”
2025年5月28日,福建院承建的嫩江市多寶山200兆瓦風光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本項目涵蓋了產消一體化模式風電、集中上網模式風電、光伏、儲能為一體的東北區域省級重點大型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在產消一體化100兆瓦風電成功并網后,以“全額上網”模式運行的60兆瓦風電與40兆瓦光伏及配套儲能電站成功并網發電。
自年初以來,在項目經理柔少瑜的帶領下,項目團隊頻繁奔波于各級電網公司之間,全力推進并網手續辦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由于國家發展改革委136號文中的電價機制改革執行節點,為響應建設單位5.30全容量并網要求,項目團隊在5月8日迅速組織協調各調試人員進場,進行與省調、地調的聯調工作,面對煩瑣復雜的流程和諸多協調難題,項目團隊成員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積極溝通、高效協作,逐一攻克難關,經過20天的不懈努力完成了投運前的所有工作,于2025年5月28日,比預期提前3天完成了全容量并網任務。
該項目作為集產消一體化風電、集中上網風光儲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為東北地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提供了標準化實踐范本。項目積累的嚴寒施工管理經驗、復雜的電網接入技術方案,將為后續同類新能源項目提供重要借鑒,助力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