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5-23 14:13
柏成
春夏之交的黃海中部海域,天高云淡、海天一色。藍天白云下,125臺巨大風車穩穩“站”在波濤洶涌的海浪之上,在海風吹拂下,把碳達峰的作業孜孜不倦“寫”給藍天。這里,就是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江蘇分公司東臺海上風電場。
2019年12月12日,這座國內首個中外合資的海上“綠電”項目建成投產。時隔5年后,它交出亮眼的成績單: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累計發電50.26億千瓦時,可滿足700萬居民的年用電需求,風機可利用率保持98.7%以上,節約標煤160.7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57.14萬噸……
與風浪賽跑 忙維護
潔白的風葉展翅飛旋,熱情擁抱著每一縷海風,已然成為海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這美麗和諧畫面的背后,就在每天與風機相伴的有“維”青年眼中,與海為伴、與風為舞,在風機與風機之間,把點連成線,將線畫成圓,在地面與天空間來回穿梭,其背后還有汗水和辛勞。
海上發電,每年的黃金期極為有限。為確保設備在大風季達到最佳狀態,東臺海上風電場場長王偉和他的團隊成員,已將“寸風不棄、度電必爭”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春節、五一……節假日大多都在守護在風電場。
大年初三,運維人員王孫飛、游鵬,袁志雨從碼頭乘船出海。逐浪前行,只為搶在大風來臨前,完成40號風機螺栓更換和54號風機離線故障排除。陪伴他們的除了船舷兩側盤旋飛翔的海鷗,還有巨浪顛簸下引起的陣陣眩暈。
蒼茫冷寂的海平面,百米高的風機佇立海中。涌浪不停拍打著風機爬梯,運維人員乘上免爬器升至機艙開始檢修,就連午餐,都只能在機艙里應付。待完成檢修任務準備返航時,已是日落滄海。海況說變就變,突如其來的大風大浪,使得交通船上下起伏,無法靠泊。好在船長有著多年駕船經歷,憑經驗判斷浪涌節奏,瞅準時機靠近登承臺,縱身跨步終于登船。
“小心!小心!跨!跨!跨!”這是出海作業中說得最多、聽得最多的聲音。
與風浪較量 搶電酣
呼嘯而過的海風如何轉化為超50億度“綠電”?海上風電場有“維”青年憑借過硬的技術,敢想敢干敢拼的決心,在1936個日夜中,搏擊與風浪的每一次“相遇”。
為實現設備運行最健康、風資源利用最充分、運維管理最精細的目標,王偉和團隊成員“搶”窗口、“抓”技改、“保”發電、“守”底線,不斷提高機組可靠性,全面提升機組發電能力。經受住夏熱冬冷的考驗,遭遇過中秋遇見國慶節,他們無怨無悔堅守在這片蔚藍的大海,堅守在心愛的風電場。今年春節和五一,風電場先后貢獻了2301.3萬千瓦時、858.4萬千瓦時的綠電。
海上不同于陸地,通達和檢修都難。設備在海上運轉,安全生產、精細運維、檢修消缺、設備治理等工作就不可或缺。風電場突出“現場、現實、現在”管理,對海上升壓站、風機等設備施行差異化維護,保證設備運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大風天搶發電、小風天搶維修”堅持中,千方百計搶發電,充分釋放機組最大效能,實現發電量的最大化。
精準捕捉風資源,優化發電調度,實現發電能力的持續提升,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功勞”。東臺海上風電場通過遠程視頻、紅外成像等技術,實時監測風機、海纜等狀態,精準定位隱患部位。同時,建成投運企業自主監控平臺系統,通過船舶自動識別、水文氣象信息采集等功能,對進入風場的船舶安全管控,實現風電場區域內安全管理“零”盲區。
與風浪搏擊 立潮頭
作為國內首個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從前期到基建再到運營,無不凝結著每一名參與者的汗水和奮斗,項目先后斬獲國家級“雙優”工程(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被評選為2022年度“中國風能人·創領先鋒獎”“2023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標桿工程”,入選了國家“中歐綠色低碳發展合作典型案例”。
東臺海上風電是挺進“深藍”第一站,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實現了在蘇海上風電“零”的突破,也翻開了向海圖強的新篇章。
2024年4月,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建成首個海上漂浮式光伏實證項目,打造出“風光同場”應用場景,如今正積極探索攻克“國內首個近岸光伏海上升壓站的設計建設”關鍵和前沿引領技術。王偉說:“海上風電場的建成投產,積累了海上風電建設與運維經驗,也鼓舞了干部員工的士氣,提振了向海追風、深海追光的信心。”
目前,海上風電建設已邁入平價時代,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群化開發趨勢明顯,挺進“深遠海”也成了海上風電長遠發展的增長點和著眼點。結合當前海上風電發展情況,國華投資江蘇分公司審時度勢,全力推進“海上風光氫儲能源島”示范項目建設,圍繞東臺海上能源島、海上風電與海上牧場耦合,探索加氫站制加一體化路徑,做好“海上能源+”發展,積極布局深遠海項目。
向海而行,勇立潮頭,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積極與華東院合作開展海上光伏共性技術、漂浮式海上光伏關鍵技術攻關,形成可復制的海上光伏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不斷拓寬海上風電與光伏互補融合應用場景,積極探索儲能、綠氫、海洋牧場等新產業,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支撐海上“風光氫儲”優質資源獲取。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東臺海上風電場50億千瓦時發電量只是個新開始,而此刻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正置身于“五區域一融入”的發展里程碑中,“蘇”寫“浙”里“閩”好綠色發展篇章的步履未停、征程繼續。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