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發電頻道

國家能源集團甘肅公司:追風逐光啟新程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4-15 17:07

李小紅 馬絢 翟曉璇

  4月,隴原大地春意已濃。

  在廣袤的戈壁,在無垠的沙地,在起伏的山巒……在國家能源集團甘肅公司各個項目現場,一塊塊蔚藍色的光伏板向陽生輝、吸光吐金,一排排風機整齊列陣,迎風旋轉,將源源不斷的“綠電”輸送到千家萬戶。

  從業務結構的調整,到思想觀念的破冰,再到發展方式的重塑,“破”“立”之間,甘肅公司迸發出轉型發展的生機與活力:裝機容量快速翻番,經營業績由負到正,項目建設突飛猛進,員工干勁勢如破竹。

  發展“加速度”的背后,是怎樣的破繭突圍,運籌布局呢?

  重整行裝 砥礪前行

  2020年12月31日,是鐫刻在甘肅公司發展史上一個難忘的日子——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煤電區域整合的重大決策部署,公司完成涉及煤電裝機290萬千瓦、資產總額近100億元的煤電資源全面移交。

  留下的,僅剩20.1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和6.45萬千瓦的水電裝機。

  一新一舊、一破一立,于甘肅公司而言是不舍,也是新的開始。

  “體量如此之小,發展前景何在?”留在公司的120名員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重整行裝再出發。

  依托甘肅省豐富的風光資源,公司大力發展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推動新能源產業從小到大、從慢到快的跨越式發展。

  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公司裝機容量從26.55萬千瓦到突破百萬千瓦,實現了裝機容量翻兩番,發電量逐年增加,2023年達17.75億千瓦時,多項生產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今天的甘肅公司,發展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跨越發展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定,奮力趕超的氛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濃厚。”甘肅公司規劃發展部主任任龍說。

  其實,甘肅公司的跨越式發展之路關山重重。企業自身發展優勢不足,甘肅公司裝機規模小,市場競爭力整體較弱。

  先天不足后天補。公司主動審視市場,統一思想,謀篇布局,積極融入甘肅省及各地市縣發展規劃,加強溝通協調,主動爭取資源和市場,先后建成風電項目30.3萬千瓦,光伏項目53萬千瓦。

  產業覆蓋甘肅甘南、酒泉、白銀、臨夏、武威等多個市州,涉及“光伏+生態治理”、分布式光伏、風光儲一體化、牧光互補、抽水蓄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制氫產業、共享儲能、智慧城市建設等一系列項目的研究開發。

  公司還積極應對電力市場交易政策變化,限電率持續攀升等多重經營環境挑戰,一企一策優化交易策略,緊盯現貨市場電價,爭電量、提電價,促增收,新能源結算電價“三同對標”第一,水資源利用率達到100%,利用小時領先。

  固本強基 厚積成勢

  3月28日,在被稱為“沙漠縣”的民勤項目現場,一望無際的光伏板猶如一片藍色的海洋在荒漠中延綿。這片曾經的不毛之地,如今依托新能源產業正不斷積蓄綠色動能。

  距這片“光伏海”不遠之處,16臺風機已完成吊裝,施工人員正緊張地進行風機電機的接線連接工作,為6月份投產做著各項準備。

  一年當做三年干,三年并為一年干。是甘肅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多個項目建設速度刷新甘肅省紀錄。

  2021年投產的靖遠風電項目,從開工到并網發電僅用時7個月,成為甘肅省唯一一個當年開工、當年全容量并網的存量風電項目,創造了省內330kV升壓站及330kV輸電線路建設周期的新紀錄,而且通過優化設計、嚴控成本,總造價較初設批復造價降低1.49億元。

  2022年建成的臨夏永靖13萬千瓦山地光伏項目,在填補了甘肅省大型山地光伏項目空白的同時,還曾創下多個“第一”的佳績,即:甘肅省“十四五”第一批首個競配項目、“十四五”首個全容量投產百兆瓦級大型山地光伏項目、省內首個民族自治地區全容量投產的百兆瓦級大型光伏發電項目。

  電站項目建設的同時,分別用6個月、4個月時間,先后牽頭建成甘肅白銀平川區330kV升壓站及送出線路和甘肅武威民勤民紅路330kV升壓站項目,兩次刷新輸變電工程建設工期紀錄。

  一項項任務壓茬推進,一個個部署有序落實,時間不可謂不緊,任務不可謂不重,惟有迎難而上,惟有苦干實干加巧干。

  酒泉風電場是甘肅公司首家無人機精準巡檢試點單位。為了讓無人機沿著最高效的路線巡檢,讓數據傳導更精準,馬維德、完顏晟輝等一批入職才兩三年的小伙子,夜以繼日地測試、研究,通過風機最優功率曲線優化系統分析風機的運行情況和性能,建立起風機經濟運行管控模型,形成了一套成熟應用的無人化、自動化光伏電站運維體系,開創了甘肅公司在無人智能巡檢領域先河。

  針對場地偏遠遼闊的實際,他們還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推動新能源場站向“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數字化運維模式轉變。

  “像這樣一座占地上千畝的山地光伏,如果光靠人工,即使用再多的人,撒到漫山遍野也肯定忙不過來,還是要依靠無人機、智能化設備來運維。”在永靖項目現場,場長李航望著連綿起伏的群山,感嘆著先進技術帶來的便捷。

  項目建設多點開花,大干快上熱潮涌動時,缺員問題也如一道攔路虎擺在甘肅公司面前。

  作為公司新能源產業的“搖籃”和人才培養基地,酒泉風電場最少時只有14人。“從副場長、值長、主值、技術專工全部換了個遍。”時任場長的馬立晨既要全身心投入到風電場運營和瓜州光伏新項目的前期工作中,還要培養新人支撐起場站的正常運行。

  最繁忙的2022年,馬立晨扎根酒泉風場,一年只回了三次家,手把手帶出一支隊伍來。如今,馬維德、完顏晟輝等一批人走上了值長崗位。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正是公司朝氣蓬勃的發展勢頭和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推動了年輕人的快速成長,像李航、高國慶等一批“90后”,走上了場站長的關鍵管理崗位,為企業接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企業的優質發展,積極投身區域能源保供的擔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永靖項目建設高峰期在冬季,山體坡度大、運輸困難,而且受疫情等影響,工期非常緊張。當地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縣主要領導牽頭,帶領22人的工作組駐扎現場,在項目指標落地、建設要素配置、前期手續辦理、工程建設等各個環節,保姆式服務企業,推進了項目建設進程。

  巴丹吉林基地配套煤電項目選址過程中,酒泉市、肅州區兩級政府成立工作專班,主要領導親自協調、協助解決問題,推動各項前期手續的辦理,全方位為項目早日落地保駕護航。

  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為企業投資興業提供了“廣袤沃土”,進一步堅定了項目高質量、高標準開展開發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多點延伸 布局產業

  人勤春早。2024年春節還未過完,龐欣就匆匆奔赴酒泉。作為巴丹吉林煤電籌建處負責人,50多歲的他忙起來不分白天黑夜,核準手續、工程策劃、開工準備各項工作都在緊鑼密鼓推進。“事業催人奮進,不敢有絲毫懈怠。”龐欣的話,道出了甘肅公司220名員工的心聲。

  巴丹吉林沙漠大基地項目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復的4個新能源基地項目之一,對于甘肅省加快能源資源優勢轉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由甘肅公司牽頭推進,規劃配套調峰煤電400萬千瓦、新能源1100萬千瓦、光熱50萬千瓦、電化學儲能165萬千瓦4小時。截至目前,已完成線路送出(隴電入川)納規、大基地套煤電項目選址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評審工作,正在全力以赴全力項目各項前期工作落實落地。

  “當前,企業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既要看到壓力,更要增強信心,迎難而上,換道領跑。”甘肅公司董事長高武軍表示,企業發展的決心和承諾,受到的矚目和期待,讓甘肅公司干部員工絲毫不敢懈怠。

  “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從“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新格局到“四強”行動,從建設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到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甘肅省政策優勢持續釋放。加之甘肅省風光資源豐富,提出2027年新能源裝機要達到1億千瓦。

  政策優勢和地域優勢疊加,機遇不容錯失,形勢催人奮進。

  公司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做出系統性布局、戰略性謀劃,堅持規劃引領,基地式、場站式、分布式齊頭并進,千方百計爭項目、四面出擊找項目、一刻不松建項目,力爭實現場站式、基地式“兩個200萬千瓦”資源獲取目標。

  豐沛的綠電不僅要用活,還要創新和拓展利用途徑。公司加強與高耗能企業、工業園區合作,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圍繞低碳零碳城市建設,著力在農光互補、牧光互補上下功夫推動“新能源+”,打造多能互補的現代能源基地。同時,緊盯政策動向,創新發展路徑,在新能源供熱、光伏治沙規模化、源網荷儲一體化、新能源+氫+氨等多元化發展上下功夫求突破。

  堅守在甘肅武威沙漠丘陵深處的裴凱和同事們,現在最期盼的就是一場貴如油的春雨。九墩灘光伏治沙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是甘肅公司與蘭州大學生態學院聯合,在極端溫差達70攝氏度、蒸發量是降水量近30倍的沙漠地區,探索的一項光伏治沙修復技術。目前,研究團隊選育出的具有極強抗旱能力的六倍體唐古特白刺的移植工作已萬事俱備,這將為甘肅公司新能源治沙融合發展布下路線圖。

  風光無限,未來可期!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畫卷,正在鉚勁加速擘畫。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