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2-26 15:32
陸燁 張營日
“人這一輩子,總要為自己贏一次”,這是電影《熱辣滾燙》的故事。在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用活人才機制,厚植培育土壤,創新管理模式,讓更多的電力職工,在“浙”里為自己贏得精彩。
好機制激發創業活力
走進浙江公司的北侖電廠、舟山電廠基建現場,技術人員日夜奮戰,施工管理井然有序,新機組日新月海電廠科技團隊深化CCUS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梅嶼儲能電站加快推動多元化新型儲能技術研發……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錨定“世界一流領先標桿企業”目標,浙江公司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信心和勇氣,強化頂層設計,持續深化改革,建立了一系列人才建設機制,全面打造“區域一張網、全省一盤棋、業績一把尺”的人才共育、共建、共享新模式,以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1月19日,浙江公司試行出臺薪酬管理辦法,推動職位職級與薪酬制度配套融合,從分配機制上引導干部職工“爭先進位”。
重組前,因為原管理主體的不同,造成三級單位之間薪酬體系存在差異。“這次公司統一薪酬體系,既為三級單位薪酬分配提供了指導,也為人才培養、流動、晉升提供了制度保障。”浙江公司組織人事部主任吳仁蓉介紹說。
2023年,浙江公司提出與職位職級相配套,分層分類建立區域統一的薪酬制度。強化績效考核,落實“效益升工資升,效益降工資降”的分配原則;堅持差異化分配,提高浮動工資占比;加強安全生產、經營發展、電力保供等專項獎勵;保障“首席師”“注冊師”等高水平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激勵職工主動提升專業技能和水平。
多勞多得、績優多得的導向,打破了曾經的“大鍋飯”,讓浙江公司人才流動呈現新活力。2023年,通過組織調配、公開招聘、借調掛職等方式,60余名干部職工轉崗到工程建設、項目開發、經營管理等關鍵崗位。
好土壤培育一流人才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浙江公司黨委把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責任,作為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
今年1月,國家能源集團公布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名單,浙江公司兩名職工入選。陳偉巍,北侖電廠燃料運維部設備工程師,從輸煤系統技術員到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再獲政府特殊津貼,他用30年的堅守創新,證明了“只要不懈奮斗,總會閃閃發光”。北侖電廠有8臺斗輪機,司機人手緊,戶外作業遇上惡劣氣候,安全性也會受影響。陳偉巍在現場反復研究,終于實現煤場斗輪機無人值守。改造后的斗輪機均衡流量增加20%以上。他帶領工作室成員,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
趙明澤,浙江公司寧海電廠維護二部主任,也是國家能源集團“優秀車間主任”。“只要不怕事難,那就不會有難事。”這是趙明澤的座右銘。任職后勤服務中心主任時,他結合降本增效,改造廠前區生活水地下管網等,每年節約用水23.7萬噸,節約水費約130萬元。擔任職維護二部主任兼任黨支部書記后,他創建“奮進者”支部品牌文化,積極組織完成2臺機組A修任務,共提前19天投產發電。
胸懷“國之大者”“企之要者”,浙江公司堅持選先培優、激發活力,營造領導人員“善于想事”,中層隊伍“敢于管事”,一線員工“勇于干事”的良好氛圍。
好思路匯聚浙江力量
“創新的路徑在哪里”“改革的動力是什么”“發展的優勢有哪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浙江公司放大“坐標系”、找準“參照系”,蹚出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培養之路。
2023年5月,是浙江公司“三年百人計劃”實施的第三年,28名年輕干部,收拾行囊,奔赴新崗位。舟山電廠機組長賀道道是首批交流掛職人員,到浙江公司調度室擔任調度員。在新崗位上他刻苦鉆研,千方百計提高一體化平臺管理效率。2022年7月,他代表國家能源集團備戰中電聯職業技能競賽(電力交易員)技能大賽。整整一個月,每天完成10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最終,他所在的“國家能源集團一隊”獲團體二等獎,他也拿下個人第三名的好成績,被授予“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像賀道道這樣的年輕人,把實踐當作最好的成長課堂,成為浙江公司轉型發展的人才支撐。截至2023年底,通過“相馬”和“賽馬”,“百人計劃”中有44名青年人才得到提拔晉升。
2023年4月,北侖電廠干部求雙洋,前往麗水市云和縣擔任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云和是浙江山區26縣之一,是國家能源集團結對幫扶縣。掛職期間,求雙洋奔走于山水之間,了解當地所需所盼,推動“山海合作”。組織職工到云和療休養;采購特色農產品;推動云和石塘50兆瓦光伏項目全面啟動……2023年,浙江公司選派的4名干部,在掛職單位鍛煉能力、提升素質,推進社企、企企共建,實現了干部培養和工作推進的“雙促共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隨著風光火儲的能源版圖不斷拓展,浙江公司把“人才強企”戰略,嵌入高質量發展的基因。圍繞“人才成長鏈”,精準滴灌,精心培育,讓一大批電力人才立足之江大地,不負青春、逐夢未來。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