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2-19 16:25
楊建強 禹維超
京西塞北的雞鳴山下,有一片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融之地——下花園,這幅美景中的珍珠則是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了86年的大唐國際下花園熱電公司。一直以來,該公司始終堅持誠信為本,不斷推進企業的誠信建設,讓誠信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工作中,在張家口地區樹立了大唐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該公司迎寒冬、戰風雪,在張家口地區漫長的冬季中以民生供熱為己任,踐行契約精神,單機供熱連續14年實現“零非停、零限熱”的目標。
業無誠信不興 提升職工誠信理念
“謝謝張師傅,感謝你拾到手包,第一時間聯系我,及時歸還了我,不然麻煩可就大了,里面有兩萬多元現金,還有銀行卡、身份證等證件。我真是遇到好人了!”失主周先生專程來到園電,向職工張海峰表達誠摯的謝意。該公司堅持誠信教育,提升職工的誠信意識。每年組織開展座談會、講座、承諾簽名等形式多樣的講信譽、守信用學習培訓活動,通過廠網頁、發放誠信宣傳單、企業內部報紙等開展誠信文化宣傳,讓誠信理念滲透到職工的工作生活之中,提升企業職工的誠信理念、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讓誠實守信成為職工的自覺行為。
面對諸多壓力 單機供熱從不失信
該公司作為下花園區唯一供熱熱源,冬季民生供熱的任務艱巨。2021年以來,面對燃料成本迅速上漲等諸多困難,該公司迎難而上,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障供熱安全,未發生停止供熱事件。每年冬季,該公司堅決守住、守好、守穩煤炭供應底線,駐礦人員不懼困難,常常連夜趕路,第一時間協調相關煤礦并監裝煤炭發運,確保燃料穩定供應,服務民生供熱。
秋冬相交之際,張家口地區一直是跑步進入冬季的。每當張家口壩上地區的第一場雪降臨,寒意便籠罩了整個張家口地區,在下花園生活的人們開始殷切地盼著園電開機供熱。 該公司供熱首站初始設計供熱面積為165萬平方米,抽汽量為150噸每小時,外部熱力管網長度為16.5公里。截至2022年12月,該公司外部熱力管網總長度增加到74公里。為應對不斷增加的供熱需求,該公司先后增加熱網循環泵、加熱器,完成高壓、低壓旁路聯合供熱改造工程,年供熱量增加至140萬吉焦,保證了下花園區居民、中小學、黨政機關和商鋪的采暖無憂,實現企業節能環保生產與地方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互利共贏。
強化運行管理 確保滿足用戶需要
每年冬天,該公司針對強降溫天氣可能出現的設備管路凍結等突發問題,提前做好預案和措施,為室外設備管路加裝保溫棉及伴熱帶,對處于露天部位的電動裝置加裝防雪罩,避免電動裝置的電氣部分因風雪天氣發生故障。
氣溫最低的時節,該公司為滿足供熱抽汽需要,把機組的最低負荷問題與電網計劃部門多次溝通,取得電網公司的支持,保持機組在最大負荷的75%以上穩定運行,熱網首站供水溫度達71攝氏度,回水溫度達50攝氏度,滿足對外供熱需求,維護社會民生的和諧穩定。該公司運行人員嚴格執行熱力調度,根據運行工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壓力,保證一次水供水參數的穩定;同時認真監視、分析供熱系統參數變化,嚴格執行供熱系統操作規程,防止產生系統沖擊造成供熱設備損壞。
該公司面對單機運行供熱,制定了多方位、多角度的供熱事故演練方案,并定期進行演練,提高實戰應急能力。“報告值長,甲號給煤機不下煤!”一個三九天的凌晨2點,電話里傳來值班員焦急的話語。嚴寒天氣給設備正常運行帶來了嚴峻考驗。值長、檢修公司和設備部相關人員立刻趕到給煤機現場,輪番用工具敲打下煤。凌晨4點,他們揉著熬紅的雙眼返回。給煤機,通了!供熱季,該公司檢修人員24小時待命,出現缺陷立即消缺。2022年供熱期間,細粉分離器的下粉篦子出現板結堵塞,鍋爐分公司10多名檢修人員用鐵絲一點點扣,用大錘轉圈砸,終于在兩個小時后處理完成。
每年冬季,下花園區人民的安寧與溫暖,是對該公司誠信供熱的肯定與贊許。在后續工作中,該公司會一如既往用冬季的溫暖提升誠信度,提高滿意度。
責任編輯:江蓬新
校對: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