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發電頻道

廣西桂冠大化水電:多能互補向未來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2-04 17:55

黃偉權

  2023年11月10日,華南區域單機容量最大的陸上風電--大化縣盛景風電場一期工程9號風機首投成功,這是廣西桂冠大化水力發電總廠繼6月21日,該廠平果市雙榮光伏電站首批方陣投產發電之后的又一創舉,至此,該廠實現了桂冠電力區內首家“水風光”多能互補企業新的突破,正式向清潔能源一體化運營邁進。

迎難而上行且知,轉型發展自奮蹄

  進入“十四五”,黨中央提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在國綠色發展道路上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新能源生產體系,將是未來數十年內經濟發展的主基調。

  廣西作為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通道,區位優勢獨特,資源優勢突出,營商環境優越,發展前景廣闊。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堅定服務自治區“1+1+4+3+N”目標任務體系,持續加大在桂投資發展力度,努力實現“十四五”在桂發電裝機和資產規模“兩個翻一番”,當好廣西綠色發展的主力軍和能源安全的排頭兵,助力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打造億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能源企業要堅定不移走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桂冠電力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加快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部署和國大唐發展戰略目標要求,在“二次創業”征程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和區位優勢,搶抓機遇,加大資本運營力度,大力開發清潔電源項目,呈現出“跨流域、走出去”的嶄新局面,形成“儲備一批、建設一批、運營一批”的發展態勢,有力地支持了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深入實施,為全面建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桂電力量。

  大化水電總廠在桂冠電力的發展戰略引領下,近幾年來,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之路。“一次次挑燈夜戰、一個個忙碌奔赴的身影、一場場不見硝煙的戰斗。”這是該廠發展建設人員發揚“紅線鉗”精神,不畏艱辛、開拓進取,全身心投入新能源項目發展建設的日常。在無數次“攻城拔寨、爬坡過坎”后,2023年6月21日,大化水電總廠平果市果化鎮和太平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雙榮光伏電站首批3個方陣投產發電,實現了該廠由單一水電向“水風光”一體化多能互補“零”的突破。該項目的建成,有效促進了平果市能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助力區域產業復合發展,為平果市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從一條河的開發到跨流域的百舸爭流,在大化水電的發展藍圖上,一個個目標被不斷超越,一座座豐碑正在崛起......

堅韌不拔,向前奔跑

  大化水電總廠完善實施“高質量發展新能源項目三年滾動計劃”,建立發展組織機構,出臺專項獎勵機制,加快推動從單一水電向“風光儲”綜合能源結構轉型,集中精力只爭朝夕狠抓發展。該廠強化責任、深挖潛能、區域規劃、協調作戰,堅持發揚“兩變”精神、加大“三進”力度,堅持“零售”和“批量”一起抓,既抓好新能源常規競配工作,又大膽探索走“差異化”競爭之路,積極為地方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大電方案”,開創“一縣一策”合作發展新模式

大化都陽風電場首臺風機安裝成功 黃嘉標 攝

  2020年6月,該廠在新能源發展項目出現了瓶頸,發電部主任兼發電水工黨支部書記盧毅主動請纓,充分利用個人資源優勢主攻廣西平果市。在4個多月時間里,他在抓好發電部及黨支部工作的同時統籌兼顧迎難而上,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使出“十八般武藝”逐一攻破“項目用地”“多方強敵拼搶”等重重難關,歷經6次反復選址,輾轉于自然資源局、林業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等多個政府部門,以及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平果市太平鎮、果化鎮政府,爭取得該市10800畝、可裝機53萬千瓦光伏項目的用地勾圖及用地許可批文,并與涉及土地的兩個村委簽訂了土地租賃框架協議。

  可就在這個時候,盧毅因為巨大的工作壓力出胸口絞痛本想再堅持一下等項目簽訂再去檢查,是持續8小時的疼痛讓他最終妥協了害怕家人擔心,事的多次勸告下他前往醫院治療。在住院40小時里,輾轉反側,電話不斷,時刻都在想著即將簽訂項目的洽談。最終他不顧醫生反對執意保證書強行出院返崗工作而此時,政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繳納1000萬元的保證金才能簽約,盧毅站在國家發展新能源戰略高度合作助力區域復合發展前景據理力爭,巧妙地化解了這一難題,在一分保證金沒交的情況下,大化水電總廠成功與平果市簽約了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合作協議。

  據了解,大化水電總廠從2019始至2023年6月,一路爬坡過坎、披荊斬棘、分塊推進,已獲取28個新能源項目,共483萬千瓦資源儲備,為再建一個新能源桂冠電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該廠申報的馬山縣林圩新華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大化縣都陽風電兩個項目成功納入自治區能源局2021年保障性并網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建設項目。同時,馬山縣林圩大塘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平果市果化鎮和太平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也納入了紅水河再生能源基地建設計劃。

  2022年,該廠又排除萬難、沖鋒攻堅優質資源獲取,新增8個儲備項目共69萬千瓦。含辛茹苦、不畏艱難攻堅重點項目轉化,完成8個項目共64.3萬千瓦納規入庫

  2023年上半年,該廠著力提升市場信息捕捉、對外攻關協調、項目綜合把控等抓發展綜合能力,緊緊抓住廣西新能源競配下放機遇,又計劃參與競配的新能源項目共計14個152萬千瓦。并嚴格執行“6211”資源標準,切實提升有效資源占比、杜絕無效資源。同時加強與設計院、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等的密切溝通,做細做實前期排查,充分取得國土、林業、環保、水利、軍事及壓覆礦等關鍵性因素支撐,確保獲批項目快速落地。

  至此,大化水電總廠矢志不渝追尋“水風光”多元發展取得關鍵性成果,為國大唐集團公司“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項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礎。

事雖難,做則必成

  為加速把資源儲備轉化成實體項目,大化水電總廠注意加強與設計院、電網公司和集團公司相關部門等的溝通,精心做好資源評估與經濟評價報告等資料準備與請示上報工作,并加強與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洽談,深入落實已簽訂的開發合作協議,快馬加鞭把已獲準地方建設指標和已納入紅水河新能源基地的4個項目轉化落地,全力促進項目“核準—開工—投產”梯次壓茬推進。

  平果市果化鎮和太平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大化水電總廠“十四五”時期開工建設的首個清潔能源項目。該項目規劃占地約2592畝,裝機容量100MW(直流側131MWp),年平均發電量約1.38億千瓦時,向地方繳納稅收400萬元/年,替代煤電減少二氧化碳約12萬噸。該廠充分發揮在電力開發運營的管理、資金、人才等優勢,多舉措著力做好優化設計、設備比選等工作,最大限度提升項目全投資收益率。

  然而,項目前期各類工作協調難度大,特別是協調租地事宜更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斗爭,困難無處不在,吃閉門羹、聽難聽話、受委屈是常有的事。就連“平果仔”盧毅都感嘆道“土地就是當地村民的天,突然一下子沒地了,肯定會抵觸,沒什么好辦法,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談,多講項目為老百姓帶來的具體實惠和國家綠色發展的戰略意義”。征租地工作人員直面“天下第一難”的群眾工作,可以說“5+2”、“白加黑”已是常態,他們主動對接鄉鎮和村屯干部尋求支持,千方百計消除村民的誤解和顧慮,動員農戶開展土地測量,想方設法簽訂落實租地協議,盡心竭力保證項目用地供給。

  項目建設過程中,全體建設人員長時間駐守施工現場,克服礦區施工環境復雜、新冠疫情、光伏組件供應緊張等諸多困難,執“有解”之戟,破難題、通堵點,緊盯各節點目標,以“日跟蹤、周調度、月盤點”模式統籌推進升壓站、集電線路、光伏區、送出工程、并網調試和生產籌備等多個工作面。

  工程建設管理人員充分發揮主導核心作用,積極協調監理、設計、施工、廠家等各方面力量,狠抓項目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印發安全施工細則,做到安全教育到個人,避免安全交底草草了事;定期開展新能源建設專項隱患排查治理,要求各參建單位加大獎懲力度,提升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保障項目質量和安全管理目標。該項目負責人曾津平盯緊抓住升壓站和送出工程關鍵工期節點,磨破嘴、跑斷腿與各方溝通協調督促,拼命攻堅22號基塔移位重建和跨越鐵路這個斷點,瞅準每個空窗期,與鐵路、電網緊密配合、高效聯動,有序有力推動果化鎮和太平鎮項目建設,讓一塊塊光伏板井然有序地排在一起“沐浴”陽光,源源不斷輸送著綠色清潔能源。

  大化水電總廠努力做到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方環境、造福一方百姓。該項目的建成對廣西平果市的經濟發展、能源結構調整、保障能源供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國大唐集團公司打造國最好、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實現“雙碳”目標,不斷發揮百色革命老區的綠色資源優勢,奮力推動桂冠電力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咬定青山,埋頭苦干

  “建設光伏電站,土地流轉,是推進項目必須闖過的第一關。面對土地屬性復雜、政策變化未明、地塊分散、涉及村屯眾多、流轉協調難度大等困難,各攻堅小組發揚‘兩變’精神,不畏困難,迎難而上。”大化水電總廠馬山縣林圩農光互補發電項目經理胡曉柱介召道。

  馬山縣林圩新華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占地約3800畝,規劃裝機容量150MW(交流側),建成后年發電量約20571萬千瓦時;林圩大塘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占地約為2500畝,規劃交流側裝機容量110MW,年發電量約14999萬千瓦時。該廠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主要領導常駐項目、進村入戶、親自指揮、親自作戰,歷盡艱辛、百折不撓,迅速有效攻克大塘、新華光伏原規劃用地被縣政府否決等系列難題,重新進行排查選址。

  在推進土地流轉過程中,面對一些村民的誤解和質疑,各攻堅小組將項目支持性文件與國家發展清潔能源政策的優越性打印成冊發給項目所在的村,并收集權威媒體關于光伏電站實際運行的視頻,進行廣泛傳播,大力宣貫綠色發展理念。

  “開發光伏發電,通過與農業生產結合,在不影響原有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引進新農業開發公司采用‘農光互補’的模式,實現了‘一地兩用’和‘一地多用’。除了可以獲取清潔低碳的新能源,還能與農業種植有機結合,提高種植收益、增加就業崗位。”負責項目建設開發的大化水電總廠負責人不厭其煩地與村民們解釋,起到了正面的宣傳作用、消除了村民們顧慮,項目一期所需的首批1500多畝土地成功流轉到位。

  至10月份,該項目已完成110kV升壓站基礎澆筑和主要設備安裝及調試;長達50多公的送出工程已完成200基澆筑,組塔和放線完成90%,待解決跨“三高”問題就可全線貫通,生產投運準備已無縫對接;點多面廣的光伏項目方陣正在鉆孔打樁、光伏板組裝、配套集電線路等基礎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各工作面正在按照12月份首投時間節點加速推進。在多個施工現場,每日可見的是安全交底、隱患排查、安全監督、專項檢查,堅決守住安全施工底線紅線;每日可見的是研究論證、對癥下藥、精準施策、解決問題,全力打造工期短、造價低、質量優、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夏日的和風拂過大地,行走在紅水河畔山脊,一臺臺風機機座正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處處讓人感受到蓬勃昂揚的發展氣息。機械轟鳴、車來人往、塔吊高聳,一派火熱的工程建設場景,大干快上的氣息撲面而來。

  都陽風電場位于大化縣西北部的都陽鎮、北景鎮、巖灘庫區周邊一帶山脊區域,場址高程700m~1100m,總面積約82km2,第一期計劃裝機容量為54.0MW,共安裝 9 臺單機容量 6MW 的 EN—200/6.0 風電機組,年設計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為2212h,年上網電量約11969萬千瓦時。

  該項目征用800新建進場道路20.1公里涉及3個鄉鎮的6個村屯和1個林場。項目建設之初,工作人員頂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奔走在林場和村民們中話家常、舉案例,讓村干部、老百姓知曉國家綠色高質量發展戰略,弄懂清潔能源項目與百姓的共存共享關系,逐漸贏得了村民們的支持。

  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建設者們積極克服山高、風寒、雨季長等不良天氣影響,在做好安全生產、環保水保與森林草原防火等措施的同時,科學組織、精心安排,加強施工資源與力量投入,保障工程建設按預定工期目標節點穩步有序推進。9月份進場公路已開挖完成,場內主路已部貫通;110kV升壓站土建工程已澆筑完工,主變吊裝就位、GIS設備和集電線路安裝調試已完成;110kV送出工程完成全部26基架設線路總長11.2km將并入電網運行

  9月11日,工程建設全面進入風機設備吊裝階段,正當首臺風機115米高的塔筒和機倉均順利吊裝的時候,98米長的葉片在進場山間公路運輸程中被“卡”住了,承擔該項業務的運輸公司遇到了新難題,他們首次在丘陵山脊作業沒有經驗,轉不了彎怎么辦?運輸公司和生產廠家、施工和安裝單位、業主等急前方之所急,專家、領導聚集在一起想方設法,調動一切力量,他們以“堵點”為“考點”,全體建設人員團結一心,拓寬彎道、修整山坡路障,增加山轉運車輛配重量、提升葉片角度等手段,聚焦堵點抓落實,做到關關難過關關過。

  9月的山風,就像娃娃們陰晴不定的臉,毫無預兆地說來就來。“風是我們風機轉動的原始動能,我們肯定求之不得,但也對我們當下的施工帶來不小挑戰,特別是風機吊裝。”在現場等待發電設備吊裝窗口期的項目經理韋慶糾介紹道。“一個風機葉片的吊裝大概只需要1小時左右,但對作業環境的要求稱得上嚴苛,常常是風平浪靜的時候才能有一個空窗期,只能搶抓‘吉時’,小風小干、停風大干。”

  項目建設者們就這樣在離地100多米的高空完成風機組件的精準對接,用一雙雙“工匠之手”給一臺臺風機插上騰飛的翅膀。至11月29日已有2臺機組迎風起舞。

  大化水電總廠這4個清潔能源項目的實施符合國家關于可持續發展及改善能源結構的總體要求,符合國家和地方中長期能源發展規劃綱要,項目建成后,每年不僅可節約大量燃煤,還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硫、煙塵、NOx等污染物的排放滿足地區電網電力負荷增長的要求,為地方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一張藍圖擘畫遠景,一聲號角奮起先行。大化水電總廠圍繞2023年內實現4個項目全部開工并投產的目標任務,集全廠之力把發展項目落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

  該廠黨委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創新“四必須四融合”抓手,上下統一思想,提高“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認識,加強緊迫感,補足精氣神,練就善于打硬仗、惡仗、攻堅仗和本領,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工作基調,堅定目標不動搖、奮力奔跑不懈怠

  該廠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抓牢新能源基地開發和競爭性配置兩條主線,建立廠部和三個新能源項目公司“分級負責、協同攻堅”機制,廠部抓總統籌,在溝通協調自治區政府和職能廳局、破解難題上作主導;各項目公司發揮所在區域優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對接市縣政府和主管部門、孵化項目上負主責,形成目標一致、行動同向、高效推進的工作態勢。

  該廠針對項目開工建設難的問題,進一步強化“一把手”抓發展工作力度,提前著手、提早謀劃,從落實土地資源、爭取有利政策、創新產業融合、加強戰略合作、深化前期工作等方面入手,落實責任,成立各項目組,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真抓實干,根據各項目需要,全廠一盤棋,統籌安排人員使用,采取相對固定和動態調配原則,精誠合作,整體作戰。

  該廠深化“一個網絡圖+兩個清單”管理,強化重要任務完成檢查、督辦和考核,及時動態調整糾偏,馬不停蹄推進征租地、開工建設、設備安裝、投產運營工作,確保項目各節點按計劃推進,處處能感受到發展的蓬勃脈動。項目攻堅“黨員突擊隊”沖鋒在手續辦理最前沿,沖鋒在項目施工第一線,沖鋒在溝通協調關鍵地帶,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風雨,將黨旗牢牢地插在項目“戰場”上,用一顆“紅心”凝聚起全員攻堅的磅礴合力。

  該廠認真總結平果雙榮光伏電站建設管理成敗,全面揚長避短,深化“1221”基建工作方略,研判市場行情把控設備采購節奏,加強項目設計優化和技術經濟方案比選,推行標準化示范工程和工藝樣板建設,爭創“四優”工程。全力確保年內平果果化光伏10萬千瓦、馬山新華和大塘光伏26萬千瓦、大化都陽風電5.4萬千瓦等項目如期投產。

  “源水而立、隨風而動、向陽而生”的大電人始終踐行“提供清潔能源、點亮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他們立足紅水河、獻身大電、勇于拼搏、爭創一流,不忘“來時路”、走好“腳下路”、堅定“未來路”,用他們的青春、汗水和智慧,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傾情書寫“光與熱”的嶄新篇章,為國大唐打造“國最好、世界一流”能能源供應商和桂冠電力建設一流清潔能源公司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江蓬新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