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13 09:57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許小薇 王蒙 周志勇 )日前,總投資1.6億元的國網湖北省荊州市供電公司“檢儲配一體化基地”主體建筑通過荊州市高新開發區管委會工程驗收。這標志著國網湖北電力倉庫面積最大、智能程度最高、建設速度最快的智慧物流園揭開美麗面紗。它將為荊州乃至湖北電力建設、電力搶修提供安全高效物資供應保障,為打造綠色、零碳物流園打下堅實基礎。
2023年,國網荊州供電公司決定投資1.6億元,建設綠色數智物流園,助推物資管理智能化、集約化、標準化,實現電網物資精益化管理和零碳倉儲目標。
該基地坐落于荊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農高大道、王臺路交叉處,位于荊州、宜昌、荊門三市交界處,包含荊州省級周轉庫、檢測中心、辦公樓,總占地面積83619.34平方米,有三個大型倉庫。
據物資部主任鐘兵介紹,其中1號智能庫面積8640平方米,有2100個設備貨位、120個電纜貨位,可倉儲物資金額1億元。儲備變壓器1000臺、配電箱1000臺、電力電纜100盤、架空絕緣線20盤(室外80盤),熔斷器1200臺、避雷器1200支、電纜附件2000個、箱變50臺(室外)。應急儲備物資專區存放,可20分鐘裝車出庫。2號庫房為檢測中心,面積5760平方米、堆垛機立庫2880平方米,通過“回”形連廊智能連接。設置電氣檢測區、材料檢測區、安全工器具檢測區等。通過引入高效能、智能型設備和環保材料,打造荊州首家綠色物流園和零碳倉庫。
智能水平最高。據武漢南瑞和華中科技專家介紹,該基地最大的亮點就是檢測與倉儲通過智能回廊連接和通過一個智能平臺“一鍵裝車”,將所需物料整體平移到貨車上,實現智慧檢測、智慧倉儲和智慧物流運營,大幅提高檢測、儲備和配送效率。新技術應用和智能水平在湖北電力甚至華中地區是最高的。
該基地創新開展四維建模,即系統性開展物料建模、智能裝備建模、車輛建模、園區建模并建立模型數據庫。
數字孿生系統通過3D建模技術,對變壓器、配電箱、電纜盤、箱變、熔斷器、避雷器等物料精準建模,對物料倉儲進行精準展示。對AVG叉車、精準行吊等智能設備精準建模,對運行軌跡、作業數據進行動態顯示。對中型、大型、超長等車輛載重和載物空間進行精準建模,精準匹配運輸車輛型號、物料在車輛上的擺放位置。對庫區倉位、道路、附屬設備等精準建模,實時展示出入庫物料的具體倉位、路線圖。專家如數家珍地介紹說。
在倉庫管理方面,創新圖像盤點、識別、讀碼等技術,通過攝像頭對庫區的變壓器、電纜盤等進行數量精準盤點;對入庫物料進行拍攝,盤點時比對照片精準識別。通過視頻讀碼、RFID讀碼方式,實時讀取物料的倉位碼、托盤碼、物料碼,精準鎖定物料的倉儲位置,實現庫存盤點精準快速。
據負責施工的建筑單位負責人介紹,基地于2023年6月開始土建施工,到12月底主體建筑封頂,創造了國網湖北電力大型倉庫建設“荊州速度”。為了確保高質量按期建成,荊州供電公司成立了物流園建設“紅領”突擊隊,遴選優秀人才配合協調解決建設中的難點、堵點43項。業主、施工方和監理部門團結協作,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冰災暴雨極端天氣等困難,編制任務書、施工圖和時間表,倒排工期,日夜奮戰,確保物流園全部建筑安全高效竣工。
據鐘兵介紹,該基地以“智慧、智能、經濟、實用、安全、高效”為原則,實現智能裝備成體系運作,深度融合現代數智供應鏈業務場景,將園區內獨立子系統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從園區、倉儲中心、戶外堆場、車輛、人員的逐級可視,打造“湖北首家、華中標桿、國網領先”的現代綠色數智物流園區。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