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4-17 16:25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高如星)三月的廬山,綠翠環抱,鶯啼鳥鳴。伴隨著密集的呼嘯聲,一架四軸專業級無人機緩緩升空,開啟了國家電投集團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電股份”)華中區域公司長嶺風電場春季設備巡檢。
近期,該公司啟動2024年春季安全大檢查工作,已建成的智慧場站打破傳統的春檢方式,以“數字強安”為抓手,聚焦“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通過對無人機、智能機器人及輔助控制系統等數字化工具的巡檢常態化應用,實現了智慧“千里眼”,安全“無死角”。
“往年春檢,我們要在崎嶇的山路中走10千米,耗時1天才能完成一條35千伏集電線路巡檢工作。現在,無人機兩個小時就夠了。”隨著“智慧+”在風險辨識分析、隱患排查治理和專項整治中嶄露頭角,長嶺風電班副班長鐘明由此感嘆。
巡檢無人機上搭載著高清攝像頭和紅外熱成像等設備,通過預先設置好的航點和程序,可根據風機位置和線路距離進行多段飛行。同時,還可有效觀測到風機葉片受雷擊和邊緣風化剝蝕、集電線路瓷瓶開裂、線路散股、金具脫落等設備問題缺陷,并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將獲取的各項數據實時反饋,幫助維檢人員準確判斷設備運行狀態,提前發現潛在隱患缺陷。
在白城鎮賚架其風電場,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應用一改以往傳統的人工+紙質作業票的方式,不僅能克服交直流雜散磁場干擾,精準捕捉實時圖像、聲音、溫度等數據,還能通過5G網絡回傳實時高清巡檢畫面、設備信息、環境信息,自動分析,發現故障自動報警。員工勞動強度降低,崗位安全風險實時可控在控,實現應用場景智能化監測,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動動手指,就能在幾百千米之外,精準控制一臺風機。”吉電股份東北區域公司長春運營中心值班長楊庚說道。該公司“智慧+”集中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風電機組高效、安全的遠程操作,精確控制單臺風力發電機組遠程啟動、停機、復位、限功率控制、手動偏航,以及批量風機、整條線路、整場的啟停復位,遠超傳統集控中心只能“遠觀”不能“動手”的弊端,讓作業現場“直播”,風險“無所遁形”,極大地減少了現場運維人員工作量。
作為“智慧+”場站發展應用的“排頭兵”,吉電股份在確保傳統春檢工作中常規主設備運行安全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智慧+”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工業視頻、無人機巡檢、智能機器人及智慧場站控制系統等數字化工具的常態化應用,讓系統內“數智強安,科技減負”不再是夢想。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