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4-10 17:06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許龍 羅亭然)3月30日晚,在天門110千伏趙臺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噴油缺陷檢查現場,國網湖北荊州變電檢修分公司變壓器一班副班長胡小平正在用紅外測溫儀監測1號主變壓器的油枕。
兩分鐘后,看到紅外測溫儀屏幕中紅彤彤的一片,他發出“果然是這樣”的感嘆。
3月30日白天,運維人員在巡視趙臺變電站時發現趙臺1號主變壓器有嚴重漏油現象,上報缺陷后,晚上21點,胡小平就近趕往現場勘察。
當看到變壓器底部大片被油浸濕的鵝卵石后,他說道,“這不是漏油,而是噴油,得盡快查明原因,若是內部故障就麻煩了。”胡小平立即向檢修公司技術室反饋。
趙臺變電站1號主變壓器屬于油浸式變壓器,變壓器的內部組件都“浸泡”在油中,絕緣油就相當于變壓器的“血液”,起到冷卻加絕緣的作用。而變壓器的油位由油位計指示、油枕來調節。
胡小平仔細觀察發現:變壓器油是從位于外部的壓力釋放閥處滲出,而與之相連的壓力釋放管道內卻沒有油流出,加之計算機監控后臺并沒有發送故障信號,初步判斷故障點并不在變壓器油箱內。
“排除設備因素,再看看環境因素。這幾天白天氣溫明顯升高,熱脹冷縮的原理,會造成油體膨脹。若是油位本身就過高,確實可能噴出來?!焙∑睫D念一想。
可是再看指示油枕內油量的油位計指針,卻穩穩地指向正常示數。到底是何原因?苦思冥想之下,他的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立即詢問運維人員得知,白天比夜間漏油更為嚴重?!翱炷眉t外測溫儀來!”他當機立斷。
于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原來,當日午時氣溫為26℃,而夜間溫度只有5-10℃,油位因為日間升溫而升高,在本體油位過高甚至是滿油位的情況下,油枕失去了油位調節功能,變壓器油便會從密封薄弱處,如壓力釋放閥處被擠壓而出。
找到了癥結所在,他長舒一口氣,但此刻已是深夜,這類缺陷處理起來視線十分受阻。鑒于漏油有所緩解,匯報后檢修公司技術室決定先加強監測,次日一早安排人員來處理。
“由于油位計已經損壞,我們就通過紅外測溫進行實時測定油位,隨測隨排。”31日,前來處理缺陷的變壓器二班工作負責人許龍依然將一臺紅外測溫儀遞給現場工作人員龔維,“不過現在環境溫度與油枕內油溫區別不大,我們排油的時候要仔細辨別。”
許龍將紅外測溫儀在五米開外對準油枕,一刻也不敢懈怠,僅5攝氏度的溫差,紅外圖譜顯示模糊,必須認真甄別,準確判斷油位。
“放、放、放……”龔維聽著許龍的一聲聲指令,他們通過油枕進出油管緩慢放油。
當測溫儀畫面里的油位恢復正常后,他們沒有放松,繼續商量著更換油位計的后續事宜。
“幸好有紅外測溫儀,才能發現油位計壞了。也幸好是在春檢時期發現的,現在可以一并檢修。”大家感慨道。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