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4-01 15:47
十年電改繪就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樞紐宏圖
——訪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陳瑋
記者 李東海
作為全國首個股份制電力交易機構,廣州電力交易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來,積極開展跨省區市場化交易,促進省間余缺調劑和清潔能源消納,逐步推進南方區域市場融合。截至目前,該中心已成為“西電東送”戰略實施的核心樞紐,累計實現跨省跨區交易電量超兩萬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占比超80%,為構建全國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南方樣本”。
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十周年之際,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陳瑋接受中能傳媒記者專訪,系統回顧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歷程,深入解析改革成效與創新實踐。
中能傳媒:回顧電改十年,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經歷了哪些重要發展階段?各階段有何標志性改革舉措?
陳瑋:十年來,我們始終圍繞國家戰略定位,以市場化手段推動“西電東送”升級。概括來講,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發展歷程可劃分為三大階段:
2016-2018年為起步探索期。作為全國首家股份制交易機構,2017年即實現云南16家水電企業首次跨省增量掛牌交易,創新“協議+市場”模式消納富余清潔能源。2018年發布全國首個跨區跨省市場規則,構建起“年度為主、月度補充”的中長期交易框架,通過云南水電與貴州火電置換交易進一步深化計劃模式向市場模式轉型。
2019-2021年進入機制創新期。首次探索了基于電力曲線的富余水電消納機制,首創“云電入瓊”交易模式服務海南自貿港,建立跨境電力交易機制實現老撾水電回送廣東,試點綠色電力交易。尤為突出的是構建多周期交易體系,推出"帶量、帶價、帶曲線"交易模式,實現24小時電力曲線交易全覆蓋,為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有序銜接奠定基礎。
2022年至今邁入深化攻堅期。2022年7月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試運行,成為全國首個跨省與省內現貨聯合出清的區域市場。2023年底實現全域結算試運行,構建起“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三位一體市場體系,2024年完成按月結算試運行,市場促保供、促消納作用顯著增強。
2024年底廣州電力交易中心跨省跨區的市場電量已經突破900億千瓦時,較2016年增長7倍。
中能傳媒: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在“西電東送”規模拓展與市場化交易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里程碑式成果?
陳瑋:以2024年為例,南方電網“西電東送”年送電量突破2384億千瓦時,跨省跨區市場化電量較成立初期增長7倍,清潔能源消納量年均增長15%。截至目前,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交易品種擴展至雙邊協商、增量掛牌、水火置換、發電合同轉讓、預招標等,覆蓋“網對網”“點對網”“點對點”等多種模式。
建成了涵蓋36個送電類別的完整市場化交易體系,統籌南方區域內外電力資源,以市場化方式動態優化“西電東送”,充分發揮了中長期交易“壓艙石”作用。健全完善綠電綠證市場,充分體現可再生能源綠色環境價值,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收益,增厚發電企業經營利潤,鼓勵綠色消費、支持綠色發展,引導清潔能源充分消納。
綠電綠證交易創新尤為矚目。2023年開展國內首批綠證港澳跨境交易,累計服務港澳用戶購買綠證40萬張,折合電量4億千瓦時。創新推出電網代購電用戶綠電認購模式,博鰲亞洲論壇酒店等企業完成首單327萬千瓦時交易。開發"淘寶式"綠證交易平臺,支持個人用戶通過移動支付即時購證,70%交易量通過代理方式完成。創新基于電費結算的綠證交易模式,支持深圳總部企業統一購買,簡化結算流程、保障資金安全。組織全國最大單批綠證交易2482萬張落地廣東,2021年以來,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年均增速167%,累計突破2000億千瓦時,參與市場主體遍及全國各省區。
中能傳媒:在構建現代電力市場體系過程中,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如何通過機制創新提升市場運行效率與公平性?
陳瑋:我們首創“聯席會+工作專班”機制,組建區域市場管委會和專家委,推動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現貨市場建立“統一參數設置、統一申報組織、統一信息披露”的標準化運作體系,中長期年度交易實現區域-省兩級同步出清。
服務體系創新成效顯著。開通“服務坐席+服務專席”熱線,實現市場訴求一次解決率92.5%,服務滿意度99.7%。建成統一信息披露平臺,實現一站式的市場信息查詢服務,累計發布市場信息12萬條。建立風險監測與應急處置體系,編制首個區域市場風險庫,開展聯合應急演練20余次,有效防控市場波動風險。
中能傳媒: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如何通過交易模式創新來推動能源綠色轉型?
陳瑋:在綠色電力交易領域,我們構建了“全用戶覆蓋、全流程數字、全要素協同”的創新體系。一是首創電網代購電用戶綠電認購模式,解決中小用戶綠色消費難題;二是開發“即買即得”數字化交易平臺,支持微信、支付寶等便捷支付;三是建立跨境綠證交易機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電力共享。
技術創新方面,運用云計算、AI算法構建智能交易系統,實現交易決策智能化。未來將重點推進碳電協同交易機制,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綠電交易中心,為“雙碳”目標提供市場化解決方案。
中能傳媒:展望未來,隨著能源革命的推進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在深入推進電力市場改革過程中有哪些具體的規劃和目標?
陳瑋:未來,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將著重建立有利“西電東送”戰略實施、有利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有利“雙碳”目標實現、有利“一帶一路”共建的電力市場機制,積極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全面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和運營。健全新能源更高比例參與市場機制,豐富完善適應海量分布式能源、新型主體參與的市場交易機制,完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加強與碳市場、用能權市場等多元市場的銜接協同。推進建立健全跨國跨境電力交易機制,推動將香港、澳門納入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成瀾湄區域跨國級共同電力交易市場,在更大范圍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作用。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十年間,南方電網的“西電東送”實現了從傳統計劃模式向公平開放、綠色低碳的現代市場體系的轉變。隨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推進,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將持續發揮樞紐作用,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