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2-02 17:15
廣元力爭構建“兩基地、一樞紐、一高地”能源發展格局
——2024西部油氣發展大會暨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廣元)建設大會觀察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趙悅婧
能源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區域能源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構建富有區域特色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提高我國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川渝一盤棋”,加強成渝區域協同發展。要科學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
2024年8月,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支持廣元革命老區發揮區位優勢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的實施意見》,明確支持廣元建設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
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布局,為成渝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廣元具有怎樣的基礎條件和愿景規劃?在11月29日舉辦的2024西部油氣發展大會暨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廣元)建設大會上,來自行業內的各界人士積極獻策,為成渝地區能源產業發展和安全保障等問題貢獻思路方法,助推區域能源新質生產力躍遷。
占據區位優勢、通道優勢和能源資源優勢
四川是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在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置身國家戰略全局審視,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是中西部內陸地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和新的時代使命。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菲表示,四川省已將能源化工作為全省六大萬億級骨干產業之一重點培育,將清潔能源作為全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重點支持。“目前,四川水電裝機規模居全國第一,天然氣資源量、年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風電、光伏新能源裝機累計超過1100萬千瓦,外送綠電超過1.6萬億噸。”
建設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廣元已取得明顯成效。據廣元市委書記何樹平介紹,廣元多能互補條件優越,能源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
作為全國重要天然氣氣源地,遠景儲量超3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超7000億立方米;作為四川省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探明儲量3.9億噸,原煤產量占川渝地區煤炭總產量的1/13,累計為四川省和陜甘周邊地區供煤2億余噸;作為四川省水能資源開發富集區,廣元市地處長江重要支流嘉陵江上游,境內水系網絡徑流豐沛、相對落差大,年均水資源總量突破80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00萬千瓦;作為四川省風、光資源開發潛力區,廣元市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以上,光伏資源年均有效利用時數近1000小時,光照條件是四川“三州一市”外最好區域;地熱資源豐富,是首批“中國溫泉之鄉”。
“從地理位置看,廣元位于成都、重慶、西安、蘭州四大城市幾何中心,因此能源樞紐地位突出。”何樹平表示,廣元“公鐵水空管”運輸方式一應俱全,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戰略腹地重要承載地,也是北煤南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重要能源樞紐節點。
“油氣管網互聯互通,煤炭運輸通江達海,電網建設全面提速。”四川省能源局局長鄧超稱,廣元具備建設能源安全保障基地的良好條件和發展基礎。
將化資源稟賦為經濟優勢
“在廣元建設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有利于支撐國家新型能源體系發展格局,為成渝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可靠的能源安全保障。有利于加速推進廣元通道優勢向經濟優勢、產業優勢轉變,助推革命老區全面振興和趕超跨越發展,打造更具吸引力、競爭力、輻射力的川陜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廣元市委副書記許國斌表示。
會上,廣元市發布了《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廣元)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以2023年為基準年,展望至2035年,廣元將舉全市之力打造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形成“兩基地、一樞紐、一高地”的能源發展格局,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韌性、清潔、低碳的能源保障和扎實的產業支撐。
據許國斌介紹,“兩基地”即著力建設多能互補能源生產基地和區域綜合能源儲備基地,以增強煤炭、油氣、電力等多元能源供應保障韌性。“一樞紐”即構建區域綜合能源配置樞紐,暢通供需循環,建設區域能源交易中心,完善能源信息共享,促進廣元通道優勢向樞紐經濟轉變。“一高地”即打造區域能源產業發展新高地,依托廣元能源資源稟賦和布局,持續推動能源產業就地轉化,提升能源產業承載力,做大做強新質生產力產業集群。
為助力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加快建成,《方案》明確發展目標——
預計到2025年,電源裝機規模超500萬千瓦,能源化工產業聚集效應初顯,為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預計到2030年,電力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天然氣產能達到年產100億立方米,力爭煤炭靜態儲備能力達到400萬噸左右,天然氣儲備達到5000億立方米,初步建成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
預計到2035年,全面建成成渝地區能源安全保障基地。
“屆時,將實現平安時候多元供給促穩定,應急時期儲備充足保供應,極端狀態戰略備份守底線的三重能源保障目標。”許國斌表示。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