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09-02 11:18
發展新型儲能,山東何以領跑?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楊苗苗
8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政府新聞辦在濟南舉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目前,山東省新型儲能規模達553.8萬千瓦,連續2年居全國首位。
山東何以在新型儲能發展上取得如此成績?
6月5~7日,2024(第四屆)中國(山東)儲能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展覽會在濟南舉辦。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致辭指出,山東堅持以規劃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以市場為主導、以機制為保障、以安全為底線,高點定位、統籌謀劃、科學布局儲能發展。
與新能源迅速發展密切相關
新型儲能快速發展與山東能源結構轉型發展,尤其是近年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密切相關。“風、光發電的快速發展,要求電網必須提高系統調節能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必然選擇。新型儲能設施具有選址靈活、建設周期短等特點,加快發展新型儲能,不僅能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需求響應等多種服務,而且可有效提升風、光、氫、核等新能源消納的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國家電網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共享(山東)實驗室負責人孫樹敏說。
山東是光伏裝機大省,而光伏中又以分布式光伏占比較大為主要特征。山東分布式光伏累計并網容量在光伏總裝機中的占比近80%,這也導致消納問題隨之而來。
為促進光伏接入和消納,山東通過積極的政策引領推動光伏配置儲能。
在集中式光伏配置儲能的相關政策方面,2021年4月,山東在《關于開展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中規定,新增并網的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或租賃儲能設施,連續充電時間不低于2小時。同等條件下,配建或租賃示范項目的,優先并網、優先消納。
在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的相關政策方面,2023年12月19日,山東發布《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探索激勵政策,鼓勵光伏投資企業、電網企業在消納困難變電站(臺區)配建儲能設施,開發建設分布式儲能,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促進分布式光伏就近就地消納。
2023年11月,全國首例分布式光伏配套儲能項目在山東德州投運。除了政策支持,山東還在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的落地實施上先行先試,走在全國前列。
靈活性調節電源是有力抓手
“針對山東新能源裝機比例迅速增加,省外送入電力大幅提高、煤電機組供熱改造不斷提速、電網調峰形勢日趨嚴峻等實際,加快儲能技術研發應用不僅能為電網調峰填谷、調頻調相、事故備用、需求響應等提供多種保障服務,而且有效提升風、光、核等非化石能源消納的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是山東能源綠色轉型的有力抓手。”山東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充分肯定儲能在調峰調節等多種保障功能中的作用。
2020年9月,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建設的國內首個利用電網退運電池建成的儲能電站在濟南市萊蕪區投運,這是山東首座電化學獨立儲能電站,實現了新型儲能零的突破。隨后,多批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先后啟動實施。
山東首批“5+2”儲能試點示范項目于2022年3月全部投運,包括5個調峰類項目和2個調頻類項目,裝機容量52萬千瓦。2022年5月,《關于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公示名單》公布,山東對準跑道再發力推出第二批儲能示范項目,共29個項目,包括華潤財金山東東營源網儲一體化示范項目等25個鋰電池類項目、山東華電濰坊制氫加氫一體站項目等4個新技術類項目,總規模超310萬千瓦。
首批“5+2”儲能示范項目投入電網削峰填谷序列,充分發揮了“充電寶”作用。特別是遇到無風無光、陰冷冰凍極端天氣,風電、光伏發電出力大減時,有效平滑不穩定風電、光伏發電,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據山東電力調控中心現貨市場處處長馬強介紹,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獨立儲能頂峰放電能力充分釋放,分時電價機制引導市場化用戶晚高峰移峰200萬千瓦,再加上煤電機組發電能力提升270萬千瓦,保障了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多項儲能政策和探索為全國首創
“山東新型儲能發展較快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山東的收益政策對儲能站較有吸引力,可以激勵儲能企業投資建站;另一方面,山東調峰、爬坡等應用場景豐富,儲能站利用率相對較高。”山東電力相關人士表示。
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高度重視儲能工作,于“十四五”開局第二年,實現國內首次獨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當時引發各界關注的熱度不亞于現如今山東電力現貨市場轉正。
2017年8月,山東成為我國首批電力現貨試點建設單位之一。在2021年11月23日發布的結算試運行規則《魯監能市場函—關于開展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2021年12月結算試運行的補充通知》中,獨立儲能首次被賦予市場主體身份,可以選擇參與現貨電能量或輔助調頻市場。
2022年春節后,國家層面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要求“明確新型儲能獨立市場地位,豐富新型儲能參與的交易品種”。2022年2月底,山東緊隨其后官宣獨立儲能進入電力現貨市場。2022年2月25日,海陽國電投、華電滕州新源、三峽新能源(慶云)3座獨立儲能電站在山東電力交易平臺完成市場注冊,具備自主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資格。這3座儲能電站分別于2021年12月并網投運,從并網投運到注冊生效,意味著山東誕生了全新的電力市場主體類型——獨立儲能。自此,山東拉開了獨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序幕。
儲能示范項目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為儲能打開了新的盈利空間。儲能電站參與電力現貨交易后,在電價低谷時段以便宜電價買電,存儲備用;電價峰值時段,高價賣電。儲能電站“低買高賣”,賺取峰谷差價,實現盈利。
“山東是首個執行容量補償電價的省份、首批獨立儲能電站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的省份,也是全國首個出臺獨立儲能參與爬坡輔助服務市場政策的省份。”孫樹敏說。2024年2月8日,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印發《山東電力爬坡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規則(試行)》,這是國內出臺的首個針對電力爬坡輔助服務的專項政策。
數據顯示,目前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已有28家獨立儲能電站和2座風電場配建儲能常態化參與現貨市場交易,有效促進了新型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在長時儲能項目布局上,山東重點布局壓縮空氣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目前除抽水蓄能之外最為成熟的物理儲能技術之一,也是現今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研發的熱點。
一直以來,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被視為繼抽水蓄能之后第二大適合吉瓦級大規模電力儲能的技術。百兆瓦級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已成為當前面向大規模長時儲能市場產業化的最佳功率級別,對國內壓縮空氣儲能產業的發展及大范圍應用有著推動意義。
今年4月30日,全國最大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山東肥城30萬千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并網發電,年發電量可達6億千瓦時,能保障超過2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
該電站由中儲國能(山東)電力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于2023年2月開工。其一大特點就是利用當地的鹽穴資源,將壓縮的空氣儲存在附近地下的鹽穴當中,隨時可以調用。該項目投用,是國內新型儲能技術應用的一個里程碑。
據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崔霞介紹,下一步山東將加力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提速五大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協同推進核電、海上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左右,儲能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全面增強綠色能源供給能力。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