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2-21 11:12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農村能源轉型與發展”駐村蹲點調研回顧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伍夢堯
“駐村蹲點調研,是智庫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有益嘗試,其生動的實踐成果,對于服務鄉村振興、推動地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能源研究智庫,研究農村能源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建部主任王慶表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農村能源新內涵,農村能源研究更是需要走向新的“無人區”。開展“田野”調研,不僅要“身”在農村,更要“心”入農村,向村民、鄉鎮供電所人員虛心請教,問計于民,并進行復盤總結。
近日,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組織5支調研小分隊,遵循“深、實、細、準、效”的要求,深入河南省信陽市神留橋村、安陽市廟荒村、開封市張莊村,河北省保定市家堡村、張家口市大水泉村五地,圍繞“農村能源轉型與發展”專題開展蹲點式駐村調研,取得較好成效。
鄉村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用能方式和結構仍需轉型升級
每年春季采摘制作的蒸青綠茶遠銷海外,節假日時農家樂在旅游網站上“一房難訂”,農業科技園、養雞場、養豬場、油作坊中村民往來忙碌——走進河南省信陽市神留橋村,生機勃勃的現代化村落生活場景,超出了調研組成員的想象。
作為一組的調研地點,神留橋村的產業以農業、小規模旅游業為主,同時還擁有丁李灣這一重要的旅游資源,“多條腿”走路推動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也讓神留橋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此同時,當前傳統村落普遍面臨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帶來的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問題,也同樣影響著神留橋村。
據調研一組組長郭健翔介紹,與快速發展的經濟水平相比,神留橋村在用能方面的現代化程度相對滯后。其中,在生活用能方面,村民用能呈現出以液化氣為主、薪柴和電為補充的特點,村民烹飪工具的電氣化程度并不高,大部分家庭都還有柴火灶,擁有量最多的電器是電冰箱,電熱水器和空調僅在一戶家庭中見到了蹤影,多數人家仍會選擇用十幾天的時間來收集、儲備木柴以滿足度冬取暖需求。在產業用能方面,神留橋村的第一產業在部分環節仍大量使用柴油以節約耗能成本。
同時,調研三組也在調研報告中指出,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大水泉村,養牛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但受村民年齡偏大、體力有限等因素限制,養殖規模普遍較小,未能形成規模經濟。沿襲多年的用能方式和節儉地生活習慣,大大阻礙了農村居民用能方式、用能結構轉型升級。
更嚴重的是,以老年人為主體的人口結構,無法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適齡勞動力,導致企業招不到足夠的工人,難以實現快速發展提升,進而促使年輕人為了“掙大錢”而前往更發達的地區工作、生活。如此循環往復,地區經濟水平難以提升,百姓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當地村民對用能成本變動愈加敏感。
在居民生活習慣、收入水平等多因素疊加影響下,調研組前往的五個地區都展現出了和大水泉村相似的用能習慣和用能結構。調研一組表示,這一情況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根本性改變,這也為地方實施電能替代留下了很大增長空間。
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
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基礎
“由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光伏扶貧項目,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成為孟家堡村脫貧、防止返貧的基石。”據調研二組組長王炳強介紹,2016年,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在河北蔚縣投資建設了孟家堡村1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實現收入57.6萬元,相當于48戶脫貧戶的年收入,大大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孟家堡村煤礦資源豐富,依靠煤炭產業早早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伴隨2008年煤礦逐漸關停,孟家堡村經濟不斷下滑,于2014年被納入重點貧困村行列。得益于光伏扶貧項目帶來的持續、穩定收益,孟家堡村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支付、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等居民日常需求,以及孝心養老、電力愛心超市等扶貧創新機制,都擁有了穩定的資金支撐。
能源發展的紅利同樣蔓延到了調研組到達的其他村子。例如,在調研四組所在的河南省安陽市廟荒村,國網河南林州市供電公司建設的廟荒120千瓦小型光伏發電站,每年實現盈利近17萬元,讓這個遠近聞名的省級貧困村在鄉村振興路上底氣十足。
快速發展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在為村集體帶來穩定收益的同時,也對電網安全可靠運行造成不小沖擊。調研四組組長譚雪表示,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低壓分布式光伏已成為廟荒村的新增電源裝機主體,導致部分配電線路出現電力反送甚至出現線路重過載情況,在大發期間還會導致電網出現局部電壓過高甚至越限的問題,不僅限制了更大規模光伏接入,也大大影響了當地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河南開封市蘭考縣張莊村的能源發展歷程,就是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與能源產業共同發展的典型案例。調研五組指出,作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河南鄉村電氣化示范縣之一,蘭考縣積極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推動加油站、地熱站、燃氣站等其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配電網足以滿足用電需求,為農村能源革命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動農村能源革命,需以‘因地制宜’為首要原則,以‘產業融合’為重要驅動力,以‘分類施策’為關鍵要求,以‘政企共建共治共享’為有效模式,以推動農村地區能源改革見實效,保證能源產業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更積極貢獻。”郭健翔表示。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