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10-31 09:32
——氨邦科技推動煤電摻氨取得突破紀實
中能傳媒記者 張正
燃煤發電是我國碳排放第一大戶,約占排放總量的40%左右。實驗證明,在燃煤電廠鍋爐中大比例摻燒清潔的綠氨,可顯著降低碳排放量。
為加快實現趕超、搶占氨能利用技術制高點,2021年9月23日,由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皖能集團”)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聯合共建的“安徽省能源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并正式開啟實施我國火電廠首個摻氨深度調峰示范重大項目——皖能銅陵發電有限公司30萬千瓦火電機組氨能摻燒發電項目。
為打造一條火電廠摻氨發電的完整綠色產業鏈,2022年3月22日,皖能集團作為控股股東,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皖能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依法共同出資設立的氨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氨邦科技”)在安徽省銅陵市完成工商注冊。氨邦科技承擔著氨能摻燒發電項目及后續技術推廣、產品運營一條龍研究與開發。
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國家能源局組織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2022年10月,氨邦科技開始著手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工作;2023年8月,該項目榮登國家能源局公示的58個項目之一,標志著氨邦公司技術創新能力步入一個新階段,同時也是皖能集團首次入圍國家能源局首臺(套)的項目。
氨邦科技的技術團隊調集精干力量,以在行業率先突破為目標,自主研制了氨燃燒器、氨蒸發器、等離子體氨裂解器“三大核心裝備”,自主開發了長距離供氨氣化控制系統、集成等離子的燃燒器控制系統、爐膛溫度場和氣體成分在線檢測系統“三套控制系統”。氫氨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可通過對高能耗燃煤鍋爐的改造,使傳統火電機組逐步實現清潔化、降能耗的目標;數字化平臺的引入,使燃煤鍋爐融入新型電力系統下的工業互聯網,為今后的智慧化升級奠定基礎。
2023年3月,經過為期一年的工程化試驗,大型燃煤發電機組大比例摻氨燃燒試驗在皖能銅陵發電公司取得重大突破:試驗投入了四種型號共8臺燃燒器,采用了大功率的純氨燃燒器、新一代的等離子體裂解強化高效純氨燃燒器,國內最大的20噸/小時雙加熱回路液氨高效蒸發器和國內首套燃煤鍋爐爐膛溫度立體監控與排煙成分在線檢測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實現了100萬千瓦—30萬千瓦并網功率下燃煤摻氨比例10%—35%多種工況的鍋爐安全平穩運行,最大摻氨量大于21噸/小時,氨煤熱量比超過1:2,氨燃燒率達到99.99%,排煙中氮氧化物濃度可控可降,鍋爐效率與優質燃煤工況相當。試驗成果在燃燒技術、摻氨規模、穩定運行時間上均遠超國內同行最高水平,取得多項世界領先成果,填補多項技術空白。
皖能集團與合肥能源研究院將全面拓展和深化雙方的協同合作,進一步做實安徽省能源協同創新中心,以生態思維、開放理念,全力推進摻氨比例超過50%的工程試驗,計劃在100萬千瓦機組上開展工程示范與推廣。開拓省外發展新能源及氨能新路徑,拓展新產業根據地;開拓化工、水泥、冶金等行業氫氨能利用,實現降碳降耗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開拓西北地區摻氨技術的應用,充分消納新能源制氫合成氨,實現長周期儲能,未來配合特高壓輸電和氨長距離管輸送,實現綠色能源東西部流動,為打造綠氨產、儲、運、加、用全產業鏈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江蓬新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