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7-17 09:43
章光東 陳清兵 陳琳
物資標準化作為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的重要管理支撐,其精益化管理水平已成為有力做好物資保障的關鍵前提。
近年來,電網企業通過跨專業的流程再造與跨領域的數據共享,立足流程再造、標準融合、數智應用,業務從線下轉向線上,服務從被動轉向主動,數據從分散轉向統一,審查從傳統“后端”轉向智能“前端”,為充分提升物資標準化管理質效、業務運營、數智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強協同,再造標準化管理流程
提前介入,再造標準化協同管控流程。物資部門協同項目主管部門、設計院、經研院等單位,建立定期開展標準化采購物料遴選、采購標準和通用選型融合協商工作機制。通過構建“并聯”管控模式,將遴選結果和選用要求定期推送至設計、評審等管理前端環節。物資部門參與工程項目前期物料選用、采購技術標準等審查,在項目儲備、方案設計、評審等項目前期強化介入,有效將標準化成果應用至方案設計、選型階段,提升需求計劃、標準化上下游全鏈協同能力,提高工程前期應用物資標準化成果的精準性和各業務環節的運轉質效。
過程管控,確保協同機制落地生效。遴選專業知識扎實、管理經驗豐富的專家人才,組成咨詢專家組、數據專家組等專業團隊,發揮團隊協作優勢。建立物資部門、各項目管理部門、經研院、設計院等單位組成的標準化協同工作組,負責定期對工程項目典型設計、通用選型等與物資采購標準要求融合。強化融合成果應用,充分發揮跨專業管理融合輻射作用,有效將物資標準化管理要求貫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針對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向物資部門反饋并形成針對性改進措施和建議,促進標準化管控業務鏈形成。
結果導向,提升業務流程運行質效。根據工程項目建設要求及設備選型變動,標準化協同工作組結合成果更新情況,建立動態成果更新機制。各專業組分工協作,適時調整標準化成果數據,確保前置融合成果的適用性,消除工程項目管理與采購標準化之間的信息壁壘,提高工程項目前期設備選型、設計單位編制物資清冊的精準性,提升標準化成果管控的成效。建立應用成效考評機制,結合需求計劃申報審核結果,定期通報工程前期選擇采購物料、采購技術規范等應用成效情況。
定標準,夯實標準化數據基礎
源頭梳理,形成典型設計和采購標準“兩個庫”。根據工程設備通用選型和技術標準、十八項反措及相關技術要求,結合電網特點和地域建設標準,組織研究并梳理典型設計成果,結合各類工程項目實際使用設備型號、典型設計方案情況,形成具有廣泛應用成效的設備“典型設計方案庫”。依據省內物資需求特點,從物料主數據、電壓等級、歷史采購數據等維度開展采購標準分析。對省內常用的電網物資采購標準進行梳理,對省內常用采購標準進行歸納,及時調整不滿足專業發展趨勢的采購標準。針對設備技術成熟、標準化程度較高、省內常用但沒有采購標準的物料,申報編制固化采購標準,納入采購標準范圍,形成公司“采購標準數據庫”。
多維整合,制定通用設計選型基礎“數據一張表”。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優選清單、可選清單、限選清單”三個分級控制物料清單為基礎,開展“數據分析+專業復核”,精簡壓縮設備材料品類。按照設備通用互換、規格型號以大代小、功能參數向下兼容的原則精簡壓縮設備品類,形成包含1363個標準物料的主網、配網、營銷物資的標準化物料清單,并滾動更新。針對形成的標準化物料清單,對無采購標準的清單內物料進行再次壓減和優選,形成最終版的標準物料清單庫。基于已經確定的標準物料清單,梳理出對應的設備通用選型和典型設計方案,并篩選出物料與采購標準的對應關系,理順設備通用選型和典型設計、物料編碼、采購標準之間的映射關系。形成涵蓋通用設計、通用設備、物料編碼、優選分級、固化ID等信息的通用物料選型信息一張表,實現設備選型與物料編碼、固化ID等信息的“一鍵點選”功能。
物料搭配,編制組合套餐推薦申報方案。開展ERP采購訂單數據挖掘,對同樣類型項目選用的物料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變電工程、線路工程等關鍵物料及配套物料的重合度分析,按照相似度判定進而得出成套化物料組合套餐。整理出35套模塊化物料組合、92項選型要求,實現組合物料菜單式選取、一鍵式生成。針對編制形成物料套餐成果,通過對歷史工程設備采購信息進行分析,梳理采購設備間的關聯關系,形成設備間相關系數表,對比當前工程物料種類、數量,結合電網反措要求,對物料數量是否對應、物料是否凍結(限選)、物料是否配套等問題動態提醒,實現對物資清冊的校驗。
建平臺,強化數智化系統支撐
建立系統應用架構,實現管理系統功能落地。按照前瞻性、可擴展性、易用性設計原則,采取“物料標準數據庫構建—分級分類策略研究—融合模型構建—組合策略及校驗機制研究—系統研發”的推進策略,開展基于設計源頭的采購標準和通用選型的智能管理系統建設。將物資需求管理中涉及的設備典設通用設計規范、技術標準、采購標準、設備“典型設計方案庫”“采購標準數據庫”、通用設計選型基礎“數據一張表”、物料組合套餐十八項反措等信息數智化,并采用版本號管理方法,在平臺系統內對各類標準規范建模,滿足標準升級、規范升級的需求。
規范系統建設運營,實現業務管控數智提升。在電網工程項目設計、評審和物資計劃申報等環節運用信息系統,將采購物料、標準等向前延伸至前端項目、資金管理,向后拓展至后端采購環節,從源頭保證采購標準各環節的一體高效,提升設計、評審和物資需求計劃審查環節效率。在智能選型環節,針對典型設計方案和歷史方案進行分析,借助信息化系統分析功能,建立物料之間的成套化關系分析模型,并將單個物料之間的關聯關系固化至系統中。在智能校驗環節,通過自動抓取和比對歷史工程設備采購信息進行分析,梳理采購設備間的關聯關系,形成設備間相關系數表校驗模型。在智能提報環節,通過“物資一站式”平臺內置審查模塊,對設計階段物資清冊開展跨專業系統協同審查并自動反饋,滿足電網工程建設物資采購需求,最終完成物資采購標準流程管理。
實時評價監督,實現系統運作高效有序。強化標準化關聯指標考核,合理構建指標評價體系,根據標準化體系各業務環節管控要求,依托管控系統建立設備選型、標準化應用、特殊事項會審等業務環節指標評價體系。定期匯總各業務環節業務數據、自動分析標準化應用情況并形成分析報告,為設計單位工作質量管控、各單位標準化指標數據自動歸集提供信息化、數智化支撐,為優化標準化管控舉措、動態完善標準化融合成果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在設計前端打破專業限制,充分發揮物資部門、項目管理部門、設計院、經研院等多部門協同優勢,再造物資標準化管理流程,有效保證了標準融合的源頭落地。設計源端應用標準物料、通用采購標準、固化ID等標準化管理成果,實現了對電力裝備行業標準化的有力帶動。各類電力裝備企業標準化管理再集中,有效提高各類電網設備的通用互換性,壓減不同型號產品的庫存資金,實現全社會的提質增效。采購設備質量再提升有效提高了供電可靠性,保障了新能源接入、原水電供區改造、投資到紅線等重點項目可靠運行。通過運用融合物資采購標準和通用選型搭建的物料選型方式,以數據為基礎、以模型為規則、以工具為手段,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有效提高了物資標準化管理的數智化水平。(作者單位:章光東、陳清兵為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陳琳為國網安徽淮北供電公司)
責任編輯: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