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2024-12-31 17:11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油田傳來喜訊:巴彥淖爾原油年產量突破100萬噸。6年間,內蒙古河套盆地原油總產量突破350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19億元,上繳稅收22.49億元,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勁動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更強。
巴彥油田成藏條件復雜,屬于深層碎屑巖油藏,平均埋藏深度大于5000米。2020年后,巴彥油田向河套盆地深層進軍,精細研究儲藏形成機制,逐步突破4000米、5000米、6000米、7000米深層碎屑巖儲層有效保護極限,發現興隆構造帶。巴彥油田強化淺、中、深層立體勘探,推動形成了油田新一輪儲量高峰增長、儲量替換率大于1的良好發展態勢。隨著勘探向深層復雜油氣藏加速邁進,相伴而行的是勘探開發難度逐年加大。巴彥油田堅持多區域多領域一體推進,勘探評價快速突破。勘探興隆構造帶-臨河西-扎格構造,高效落實“1億噸探明+1億噸控制預測”增儲。勘探光明構造帶,河探101井試油獲日產千噸油流,成為華北油田勘探開發48年來首口碎屑巖油藏千噸井,再次證明陸相斷陷盆地深層、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前景廣闊。
巴彥油田快速推進新增探明區域效益建產,加速資源轉化。堅持全生命周期設計理念,油藏、鉆井、采油、地面多專業統籌優化,快速推進興華區塊百萬噸產能建設。地質與油藏、鉆井、采油、地面工程同步啟動、并行組織,確保方案編制科學高效。地面建設超前謀劃,鉆井、試油、地面無縫銜接,為早日投產夯實基礎。巴彥油田共有油水井超180口,其中油井150余口。巴彥油田持續加快智能化發展構建起的智慧“新生態”。走進臨河聯合站中控室,只見值班員工輕點鼠標,不斷切換電腦上一百余個監控畫面,各個平臺設備運行情況一目了然。站內安裝各類儀表及自控裝置800余臺,實現生產參數的自動采集、生產運行的實時感知、設備狀態的自動監測。
巴彥油田深化油藏地質認識,夯實油藏穩產基礎。深化地質認識研究,精細地層對比,梳理油水關系,解決局部區域油水矛盾。隨著開發的不斷深入,根據基礎研究、生產動態情況,重新調整斷層位置及延伸方向,持續完善斷裂體系,劃分油藏單元,指導注氣注水開發。堅持科技創新,助推油田高水平開發。提前謀劃CCUS整裝注入,為興華區塊二氧化碳驅開發方案提供支撐。及時分析不同低產成因,按照效益開發的原則,超前開展先導措施治理研究,建立適合巴彥油田的措施治理技術序列。針對儲層物性差、高凝油頻繁堵塞等問題,開展弱酸表活劑解堵、熱油替噴、卡堵水等增產先導試驗,措施累計增油4萬余噸。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