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網 時間:2024-07-23 17:01
7月18日筆者獲悉,西南油氣田通過持續開展二氧化碳封存基礎研究,明確了砂巖與碳酸鹽巖兩類咸水層封存二氧化碳的適應性和局限性,極大豐富了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理論,對明晰四川盆地二氧化碳封存選址、儲層形成機理及開發過程中儲層物理化學性質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四川盆地開展CCS/CCUS產業奠定了良好理論基礎。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作為CCS/CCUS技術的重要環節,是有效減排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最直接的方式?!岸趸嫉刭|封存,是指將二氧化碳氣體通過某種方式固定或隔離在地球的地質結構中,以減少其在大氣中的濃度?!蔽髂嫌蜌馓锇踩h保與技術監督研究院三級工程師肖靜雯介紹,“由于不同地質條件下的碳封存機制存在顯著差異,二氧化碳在地下的‘安分’程度也就不同。”
二氧化碳礦化封存屬于化學封存,二氧化碳溶于水與儲層巖石礦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礦物沉淀,可以達到永久封存的目的,是最安全的封存方式。此次針對咸水層二氧化碳封存的基礎研究,目的是探明在不同地質條件下二氧化碳礦化封存的反應機理過程。
西南油氣田在充分調研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及四川盆地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基礎上,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從微觀到宏觀、從巖芯尺度到氣藏尺度開展研究。通過研究,明確了不同濃度二氧化碳注入特定地層后,儲集巖和地層水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及二氧化碳在儲層中長期遷移的反應特征,明晰了二氧化碳封存機理和主控因素,以及砂巖與碳酸鹽巖兩類咸水層封存二氧化碳的適應性和局限性。(吳瀟 胡思琪)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