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化報 時間:2024-07-16 16:08
近日,由勝利油田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建設的油氣智能優化決策中心在勝利油田揭牌,雙方將致力于數智化技術研究,培育新質生產力,優化油氣勘探開發各環節,實現資源高效開發利用。
近年來,勝利油田聚焦“國之大者”、圍繞“國之所需”,扎實推進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塑產業鏈、賦能創新鏈、提升價值鏈,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重塑產業鏈
功能性改革打造強大戰略支撐力
黃河之畔,耀眼的光伏板“鑲嵌”在鹽堿灘上,給油氣生產源源不斷注入動能;二氧化碳化身新型采油工,油井“吃”進二氧化碳“吐”出原油,實現增產減碳……如今的勝利油田,到處都能看到向綠而行的產業蝶變。
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國企改革的重點。勝利油田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對產業結構進行重構,構建多能互補、潔凈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扛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職責。
強鏈——加快產供儲銷鏈條協同發展,以油氣高效生產和煉化產品高端化推動高質量產供,做強以產供儲銷平臺為核心的油氣產業,增強保供能力;
延鏈——統籌配置源、網、荷、儲資源,做優以“源網荷儲”平臺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利用效率和減碳水平;
補鏈——集成CCUS產業鏈技術優勢,擴大CCUS應用規模,做大以“源匯匹配”平臺為核心的綠色低碳產業,建設國內最大脫碳固碳產業基地。
“從過去‘一油獨大’到如今油氣、新能源、綠色低碳‘三駕馬車’并駕齊驅,變的是產業結構,不變的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職責?!眲倮吞镓撠熑藢O永壯說。
前6個月,勝利油田生產原油1174.22萬噸,同比增加13.95萬噸,油氣生產用電“含綠量”達23%,2022年以來13個區塊累計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40余萬噸。
賦能創新鏈
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如果說產業結構重構,是增強核心功能;那么科技創新,就是提高核心競爭力。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勝利油田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跨領域、跨系統、跨專業協同創新,實現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圍繞產業鏈所需,打造創新鏈。勝利油田突出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強化“卡脖子”技術攻關,明確16個技術領域91個重點攻關方向,配套形成復雜油藏高效勘探開發、頁巖油規模高效動用等接替技術序列。2023年,CCUS、智能油田兩個國家能源局研發技術中心進入國家創新平臺“賽道并跑”名單。
圍繞創新鏈所能,布局產業鏈。2024年,勝利油田整合信息化管理中心(檔案管理中心)和信息化技術服務中心,組建數智化管理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智能油田綜合解決方案創造者和供應商,賦能勘探開發。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5月,勝利油田實施“人才飛地”計劃,成立青島技術研發中心,聚焦頁巖油、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基礎理論研究和“卡脖子”技術,堅持內引外聯,打造集聚高端人才的“強磁場”、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孵化器”。
提升價值鏈
運營機制改革促進一體化優勢發揮
2024年,勝利油田深化運營機制改革,打破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運營方式,對生產、投入、財務預算“三大計劃”實行一體化統籌,科學匹配工作量、投資和成本,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力爭實現原油產量和利潤雙增、投資規模和盈虧平衡點雙降。
今年以來,勝利油田打破甲乙方相對獨立的運行模式,構建聯產聯責運行機制,把一體化價值最大化體現在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引導各專業發揮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實現整體價值最大化。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專業化單位,2024年,油氣井下作業中心與勝利油田東部陸上10家采油廠簽訂目標同向合作協議,實行聯產承包,完成年度產量目標任務,管理區向作業區全額支付大包費用;超產或欠產,按照一定額度標準追加或扣減作業費用。
在集團公司高級專家、勝利油田企管法規部經理馬清彪看來,目標同向不僅重塑生產關系,變甲乙方合作為合伙人協作,而且釋放了生產力,變分蛋糕為做大蛋糕。
前6個月,油氣井下作業中心在聯產承包的32家管理區完成1412口井的維護作業,同比減少244口,有效減少維護作業費,同時超產原油5850噸。(王維東 徐海峰)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