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時間:2024-06-21 14:33
6月19日,在廣東石化項目港區碼頭,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南海救援站正在組織“中油應急102船”“逐風系列”船開展棄船演練。這是中國石油提升海上應急能力的一次實戰演練。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已建成“1+4+6+6”海上應急保障網絡,覆蓋全國。
成立于2006年的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主要負責渤海灣灘海、淺海區域石油人工島等海上設施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和日常預防工作,是中國石油應急管理體系的一部分,現擁有主力應急船舶5艘、小型應急船舶20艘,可實現海上溢油圍控作業、河流溢油圍控作業和對岸灘溢油有效圍控,總收油能力達到5261立方米/小時。
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持續強化海洋應急能力建設,完善了“陸、海、空”立體聯動的應急保障體系,實現了海上應急響應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其中,“1+4”,即以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為中心,下設冀東、大港、遼河、南海4個救援站,分別負責冀東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廣東石化4個涉海油田和項目的海上勘探開發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和日常預防工作。第一個“6”是指建在松原、延安、蘭州的3個內陸河流應急設備庫和建在大連、海口、欽州的3個沿海應急設備庫,定位為集團公司一級設備庫,配備有應急船舶、設備及應急物資,主要是為強化中國石油風險較大、企業較集中區域的應急能力建設,滿足“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應急需求。第二個“6”是由各專業公司組織在河流較多的地區建設的6個物資儲備點,配備了消耗性應急物資,定位為集團公司一級物資儲備點,由所屬企業管理。建設6個物資儲備點,是為了強化陸源風險較高、區域可調配應急資源匱乏的油氣生產區域應急保障能力,滿足“就近調配、快速行動”事故處置需求。
作為北方搜救區域聯動合作成員單位,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定期開展聯合演練與技術交流,與秦皇島海上溢油應急反應中心、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等建立了“2+2+3海上溢油應急協作機制”,形成“上下一體,強強相依,政企相融”的應急救援響應網絡,進一步增強了轄區及周邊海上搜救與溢油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截至目前,這個中心累計參與處置突發事件70余次,多次受到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充分展示了中國石油的良好形象。(楊軍 崔姝羿)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