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4-06-07 14:06
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投產,“死亡之海”化身“綠電熱土”;廣袤的戈壁荒漠,13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向陽而生”;投產壓差發電工程,西氣東輸第一站成為“零碳場站”……迎著時代新風,“綠色塔里木”正加速走來。
塔里木油田始終堅持“開發一個區塊,建設一片綠洲,撐起一片藍天”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持續加大探區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把握綠色低碳轉型大勢,大力實施節能降耗減排和清潔能源替代,積極書寫能源央企的“綠色樣本”。
綠色“光”景無限好
眼下,塔里木油田各光伏電站保持全容量并網發電最佳狀態,日均生產綠電超420萬千瓦時。
進入5月,光伏電站迎來夏季發電高峰期。塔里木油田精細制定各大光伏發電站生產制度,做好運行分析,強化設備管理,增強電力系統穩定性、可靠性。此外,充分利用超大型電化學儲能設施,在谷時充電儲能,峰時放電調峰,發揮電網“調節器”作用,最大程度提升光伏電站發電效率,為所在地區電力供應迎峰度夏、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從已建的4座總裝機規模130萬千瓦光伏項目陸續全容量并網,到5月21日油田首個百萬千瓦級整裝光伏項目——上庫高新區低碳轉型130萬千瓦光伏項目開工建設,塔里木油田新能源業務“光”速前進,為推動當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老油田的“新”征程
6月3日,分布在塔里木油田輪南油田百里探區的萬余塊光伏板閃耀著藍色光澤,盡情吸收著初夏陽光的“饋贈”。
“總占地面積149畝的6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運行近1年來發電量已突破1000萬千瓦時。”輪南采油氣管理區地面工程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鞏玉政說。
作為開發了35年的老油田,輪南油田采出程度高、措施挖潛難度逐年增加,走傳統生產老路難上加難。要在效益穩產逆境中實現“突圍”,找到新路徑、拓寬新空間是關鍵。
在距離駐地60公里開外、沒有配電設施的提爾根3T偏遠井,輪南打響了新能源“第一槍”——建設投產了單位首臺單井儲能光伏站,解決了偏遠井供電“老大難”問題。隨后,又在輪南39-2井投運了中國石油首臺光電加熱爐,光電貢獻率達100%,年均減碳量相當于種植了6200棵樹。
“今年1月至5月,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30.54%,能耗總量、能耗強度同比下降15.1%和29.7%。輪南油田正在大力推進余熱利用、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致力于實現油氣生產運行全過程‘零碳’的目標。”輪南采油氣管理區副經理寇國表示。
塔里木沙漠公路的“碳”變化
6月2日,穿行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道路兩側植被綠意盎然。不時有三三兩兩光伏發電板散布其中,用“陽光”澆灌著沿線植被,成為沙漠中的“新景點”。這已是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線植被徹底告別柴油機發電灌溉的第二年。
兩年前的今天,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投產。實現沙漠公路生態防護林抽水灌溉“油改電”零碳排放,成為我國首條零碳沙漠公路。
兩年后的今天,沙漠公路與芳草為鄰,靠“綠電”呼吸。年均發出的綠色電能近400萬千瓦時,相當于替代標煤118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43噸,完全滿足436公里長的生態防護林每日灌溉所需。
和這些植被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許波,退休前在塔中采油氣管理區土地管理崗工作。現在,他還會時不時地重走這條公路。“十幾年前,石油人在沙漠里種下了防護林帶。如今,2000多萬株梭梭、紅柳、沙拐棗等耐鹽堿和干旱的植物不僅在這扎下了根,還汲取到了更加綠色的‘養料’。”
沙漠公路生態防護林對改善局部生態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條推動南疆社會經濟發展的“希望之路”,讓毗鄰沙漠公路、過去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原始村落——雅通古斯村迎來了新生。當地盛產的“安迪爾河”牌甜瓜得以走出“深閨”,暢銷各地。現在,雅通古斯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王成凱 朱彤)
(陳士兵攝)
責任編輯:江蓬新